当前位置: 考呗网 > 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 > 考点精华 >

第二章金融基础知识第五节 财政与税收(4)

蚂蚁考呗网     [ 2016-09-13 ]   点击次数:
。一方面,可以淡化赤字的通货膨胀后果,一方面,可以增加央行灵活调节货币供应的能力。
(3)财政政策创导机制。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收入分配、货币供应与价格等媒介体将财政政策工具的作用传导出去。
控制分类 控制点 控制方式 备注
收入分配 实得货币 征收所得税 对利益格局的调整来实现政策的目标值
实际购买力 通过货币的升值或贬值
货币供给 扩大供给量 生产利率波动,形成“排挤” 实现对总需求调控
价格调控 通过经济手段适度控制 例如加大基础产业部门的政府投资同时,通过税收、补贴控制基础产业的价格 达到调整产业机构目的
(5)财政政策效应

困难:对某项政策实施所产生的消极影响难以完全用货币计量,实施某项政策而需给受损者的必要补偿费用或由此带来的社会损失难以准确度量。
关键:在政策效益既定的前提下,确定政策成本最低者为优。
财政支出的排挤效应
排挤效应:由于赤字增加了政府支出而挤出了民间支出(投资或消费)的现象。
排挤程度 背景
完全“排挤”效应 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当财政扩张增加需求时
不完全“排挤”效应 经济处于还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
无“排挤”效应 经济处于远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财政扩张,央行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配合财政扩张
财政赤字的长期效应是完全挤出效应
(6)财税政策乘数
财政乘数是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三个乘数的统称,乘数就是GDP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率。
A、税收乘数
 
b为边际消费倾向,t为比例税率
标明税收变动对国民产出(GNP)的影响程度。
乘数是负数,说明税收增减与国民产出呈反方向变动;政府增税时,国民产出减少,减少量为税收增量的b(1-t)/[1-b(1-t)]倍。
B、购买性支出乘数

标明购买性支出对国民产出(GNP)的影响程度。
乘数是正数,说明购买性支出增减与国民产出呈正方向变动;政府增支时,国民产出增加,增加量为支出增量的1/(1-b)倍;同税收乘数相比,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说明增加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减税政策
含义:
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发挥作用,以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为前提,或以不存在“瓶颈产业”为条件。
2、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它可以引起国民收入的数倍增加,也可以引起国民收入的数倍减少。
3、在拟用购买支出的增减影响需求乃至国民收入时,首先要考虑实际GDP与潜在GDP差额的大小,其次要考虑乘数的大小,以便为乘数发挥作用留有余地。
4、上述分析以价格不变为假定前提在实际生活中价格的变动将抵消部分乘数效应。
C、平衡预算乘数

实行平衡预算政策,仍具有扩张效应,它的效应等于1。
但一般在比例税制情况下均小于1比率税制条件下等于1的预算平衡乘数观点忽视了三个方面的因素:乘数的时间因素;在给定自发性支出条件下,乘数导致的比率税数量是特定的;比率税不是政策的可控变量。比率税制条件下,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必须满足许多特殊条件,一般说来它是小于1的。
D、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b/[1-b(1-t)]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
(1)配合的必要性
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两者在扩张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力
当投资对利率不敏感而货币需求对利率高度敏感时,财政政策的效力就强;当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高而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低,货币政策的效力就强
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大小:
私人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私人投资对利率越敏感,财政政策的扩张作用就越小,货币政策就越有效。
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则货币政策越无效,财政政策越有效。
投资乘数。投资乘数越大,财政政策的作用也就越大。
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性。货币需求对收入越敏感,则货币政策作用将越小,至于对财政政策的作用,就比较复杂,很难简单地作出判断。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时滞
内在时滞 外在时滞
认识时滞 行政时滞 决策时滞 执行时滞 效果时滞
问题 认识 行政 决策 执行 效果
货币政策时滞短 财政政策时滞长 货币政策时滞长 财政政策时滞短
                   
(4)货币政策与财政正常区别
1)含义不用
货币政策是追求可维持的实际产出增长、高就业和物价稳定采取用以影响货币和他其他金融环节。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调整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正常。
2)采取方式不同
货币政策是通过利率、货币供给量等工具调节总需求;
财政政策是政府对其
评论责编::admin
广告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