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简答题选择其中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参考答案:暂无进入在线模考
【参考设计】教学目标:了解“序”这种文体的相关文学常识,鉴赏本文的行文思路与艺术手法,梳理课文情节,划分层次,分析课文内容。
教学片段设计:
 一、新课导入
故事导入:讲述“东床快婿”的典故。
 二、背景链接
PPT展示以下内容。
 1.王羲之个人介绍及文章写作背景。
 2.关于“序”这一文体的知识。
 三、重难点研读
(一)划分层次
小组合作,在朗读全文的基础上,按照文章内容划分层次。小组代表回答,教师点评。
明确:
第一层(1—2自然段):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描绘兰亭周围优美的自然环境。
第二层(3—4自然段):由欣赏良辰美景、享受流觞畅饮,引发对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
(二)分层次研读本文内容及艺术手法
 1.学生朗读第一层,小组合作完成下列任务。
(1)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掌握字音、字形、字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尝试翻译重点句子。
(2)梳理:按照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环境、活动、天气、心境等要素梳理集会盛况。
小组合作,列表格填写文中原句,小组代表回答,其他小组补充,教师点评并总结。明确:时间为“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地点为“会稽山阴之兰亭”;事由为“修禊事”;人物为“群贤毕至,少长成集”;环境为“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活动为“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天气为“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心境为“游目骋怀”“视听之娱”:
(3)思考:“信可乐也”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代表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明确:“信可乐也”是因为名士济济、环境优美、活动雅趣、天朗气清。
过渡语:天气和畅,作者与兰亭群贤,欣赏美景,进行高雅有趣的活动,由景生情,抒发了议论。
 2.学生朗读第二层,小组合作完成下列任务。
(1)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掌握字音、字形、字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特殊句式等
文言知识。尝试翻译重点句子。
(2)讨论:作者感到“岂不痛哉”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代表以文中原句作答,其他小组补充,教师点评并总结。
明确:作者的“痛”是“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人生短暂之痛;是“所之既倦”“情随事迁”的世事无常之痛:是“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的往事不再之痛;是“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生死无常之痛。
(3)思考:第4段中作者感慨“悲夫”,从哪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生死观?作者认为哪些人与他有同样的观点?
明确:“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认为,古人、时人、后人都会有相同的感慨,即“千古同悲”。
教师小结:因为“千古同悲”,所以作者认为,“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四、生死观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小组代表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思考:“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明确:文中之“乐”是相聚之乐,“痛”是死生之痛,“悲”是今昔之悲。作者批判了庄子把死生等同起来的虚无主义观点,认为应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
教师总结:本文的感情基调表面上是沉郁、悲凉的,但是作者的内心是执着而旷达的。作者通过反思生命,体悟出了真正的人生意义。
 五、作业布置
 1.掌握本课的重点字词、文言句式、文化文学常识,背诵全文。
 2.在背诵全文的基础上,领悟作者的生死观,写出自己对生命的认识。要求不少于200字。

最新试题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研讨与练习】。(25分)本文第2段多处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请结合该段具体内容说

类型:简答题2023-03-12

选择其中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类型:简答题2023-03-12

阅读本文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第题。 课文原文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

类型:简答题2023-03-12

请指出该习作在写人叙事方面的一个优点或一个缺点,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12分)

类型:简答题2023-03-12

案例: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题。 松柏独在 ①小马从小喜欢植物,他喜欢牡丹的国色天香,喜欢海棠的清新淡雅,可他最爱的还

类型:简答题2023-03-12

案例:阅读教师录制《苏武传》授课视频的讲稿片段,完成第16题。 请同学们想一想,单于利用派卫律劝降?卫律是怎样劝降的?苏

类型:简答题2023-03-12

阅读某教研组集体备课的研讨记录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教研组长:这周教学统编教材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二单元,本单

类型:单选题2023-03-12

阅读某教师单元教学叙事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在“走近鲁迅”的任务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从《狂人日记》《药》《铸剑》

类型:单选题2023-03-12

阅读教研论文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中的《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新闻报道

类型:单选题2023-03-12

阅读《氓》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师:本单元的学习任务之一是品味诗歌之美,让我们先从细节中去探究。比如诗中多

类型:单选题2023-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