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单选题 阅读某教师教学《雷雨》的导人环节,按照要求答题。
“20世纪30年代,年仅23岁的曹禺在清华园创作了一部四幕剧:在幻想、憧憬、挣扎、嚎叫之后,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火热人生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除了生命毁灭的沉默和黑暗之外,《雷雨》到底还有多少未解之谜?究竟还能告诉我们多少人性的启示?今天,我们就以探究者的身份,走近曹禺,走进《雷雨》。”
对该教学导入的评价除当的是(  )。

A.以最动人心魄的描述开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B.在导人中步步设疑,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负担
C.导人设计思想巧妙,教师的语言平淡一点也可
D.学生是学习者,探究者的身份不符合高中学情

参考答案:A进入在线模考
导人内容是对《雷雨》动人心魄的描述,教师设置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故A项评价恰当。步步设疑,带着问题学习比泛读故事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负担”一说有误,B项评价不恰当。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导入的效果,设疑语言平淡不得,C项评价不恰当。“探究者”是对新课标探究式学习的实践,“不符合高中学情”一说错误,D项评价不恰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 阅读《我与地坛(节选)》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师:描写性的语言生动形象,既能营造氛围,也能烘托心境。而议论性的语句通常简单易懂,含蕴深刻。如“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一句。现在我们就结合前后文来分析一下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吧。先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内部讨论,总结一下要点,稍后我们请小组代表来回答。
生:俗话说“打在儿身痛在娘心”,眼睁睁看着二十多岁的儿子忽然截瘫,母亲无疑是最心疼的那一个,她恨不得截瘫的是自己。母亲的“不幸”主要体现在心理上。
生:我认为母亲心中最大的担忧是怕儿子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而去寻短见。此时的母亲,不仅要小心翼翼地照顾儿子的情绪,还要谨慎提防儿子想不开做傻事。这对母亲来说是双重压力,这种“不幸”是加倍的。
生:母亲的“不幸”还在于她心中的痛苦是不能说出口的。她不能对着儿子或其他人发泄痛苦,也没有要求儿子替她着想好好活下去。母亲掩饰了自己内心所有的痛苦与惊恐,始终是一个人在默默地承受着。
师:从这句话中可以读出什么?
生:读出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歉意。
生:读出作者痛彻心扉的悔恨。
生:读出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
师:这是一篇记述自己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在写景中叙事、抒情、议论,表达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使得文章充满了哲理意味。文章中一些议论性的句子能帮助我们体会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所以找到一篇文章中的议论性语句,会对我们理解整篇文章大有裨益。你也会在日常生活中偶尔思考一下人生吗?曾经发生过的哪些事情令你受益匪浅并记忆深刻呢?现在请大家认真思考三分钟,稍后我们请同学来分享自己的故事。
对上述教学片段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描写性句子对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至关重要
B.教师适当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主旨
C.讲解重要语句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分析文本的方法
D.即席叙述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与口语表达能力

3阅读《望海潮》(东南形胜)教学实录片段,回答下面问题。
案例:
(播放电视剧《书剑情侠柳三变》的主题曲《望海潮》)
师:请同学们欣赏这首歌,这是今人谱写的曲子,填入了宋代词人柳永的词,如今的曲调肯定和宋代流传的曲调不同,但词的意境却没有变。这首词描绘了钱塘胜景,歌咏了繁华的杭州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宋词,领略这座江南名城的魅力。相信大家都已经预习过这首词了,谁愿意用自己的诵读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望海潮》,走进这繁华的钱塘?
(一学生举手,朗读课文)
师:非常好,字音全部正确,朗读抑扬顿挫,富有感情与感染力,你的朗读为大家再现了千年前繁华的钱塘。下面,请大家自读课文,注意读音,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古代杭州的魅力。
(生自读课文)
师:谁能用这首词中的某个词语来概括宋代的杭州给你留下的印象?
生1:“繁华”与“形胜”。
师:可以解释一下原因吗?
生1:这首词开头写了“钱塘自古繁华”,然后展开描述了“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的景象,所以我认为“繁华”是杭州城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烟柳画桥”“云树绕堤沙”“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美得像画,这样的杭州城难道不可以用“形胜”来形容吗?
师:反问得如此理直气壮!哈哈,这当然可以。(学生笑了)
生2:我想用“好景”这个词来概括这个城市留给我的印象。再没有比用“好”“坏”来评价一个地方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了。
生3:我要用“豪奢”与“清嘉”这两个词!“竞豪奢”这种土豪相互攀比的行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杭州人很有钱呀!我还喜欢“清嘉”这个词,听起来就很清秀美好,这也是我想象中江南应有的样子。
生4(不自信):我和他们找的不一样,我找到的词是“嬉嬉”。
师(点头鼓励):说一说你的理由,让大家来听一听。
生4:“嬉嬉”给我的感觉是高兴、开心。“嬉嬉钓叟莲娃”,老少都很开心,这是多么和美幸福的生活图画啊!杭州城幸福的生活状态让我印象深刻。
师:你的解读让我想起了《桃花源记》中的情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确,“老
少皆乐”从来都是每个时代的共同愿望。“嬉嬉”这个词的捕捉,显现了你的敏感细腻,还让大家感受到了你的家国情怀。(学生鼓掌)
师:杭州城给我们留下了这样多彩的印象,但如果只能选一个词语来概括,你会保留哪个词语呢?
生1:我会保留“繁华”。“繁华”本身就含有风景优美与生活富庶的意思。
生2:“繁华”这个词既包含了富庶奢华,也包含了美好、美丽之意。这样的话,“豪奢”“形胜”“清嘉”“好景”都被“繁华”囊括其中了。我也觉得“繁华”的概括性最强。
生3(迫不及待):如果不“繁华”,又怎么会有幸福美满的生活呢?“繁华”是生活快乐、幸福的基础啊!
师:大家分析得真好!这样看来,宋代的杭州城当真可以用“繁华”一词来概括了。
问题:
(1)请评析教师播放电视剧《书剑情侠柳三变》主题曲《望海潮》的教学意图。
(2)请评析该教师是如何发挥引导作用的。

最新试题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研讨与练习】。(25分)本文第2段多处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请结合该段具体内容说

类型:简答题2023-03-12

选择其中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类型:简答题2023-03-12

阅读本文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第题。 课文原文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

类型:简答题2023-03-12

请指出该习作在写人叙事方面的一个优点或一个缺点,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12分)

类型:简答题2023-03-12

案例: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题。 松柏独在 ①小马从小喜欢植物,他喜欢牡丹的国色天香,喜欢海棠的清新淡雅,可他最爱的还

类型:简答题2023-03-12

案例:阅读教师录制《苏武传》授课视频的讲稿片段,完成第16题。 请同学们想一想,单于利用派卫律劝降?卫律是怎样劝降的?苏

类型:简答题2023-03-12

阅读某教研组集体备课的研讨记录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教研组长:这周教学统编教材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二单元,本单

类型:单选题2023-03-12

阅读某教师单元教学叙事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在“走近鲁迅”的任务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从《狂人日记》《药》《铸剑》

类型:单选题2023-03-12

阅读教研论文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中的《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新闻报道

类型:单选题2023-03-12

阅读《氓》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师:本单元的学习任务之一是品味诗歌之美,让我们先从细节中去探究。比如诗中多

类型:单选题2023-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