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考呗网 > 中级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 考试题库 > 公司信贷 >

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公司信贷(中级)第一章公司信贷概述(7)

蚂蚁考呗网     [ 2017-10-23 ]   点击次数:

2、保证人评价
(1)审查保证人的主体资格
经商业银行认可的具有较强代为清偿能力的、无重大债权债务纠纷的以下单位和个人可以接受为保证人:     
金融机构;
从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法人;
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法人;
其他经济组织;
自然人。
担保公司
商业银行不接受下列单位作为保证人:
  国家机关,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
  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幼儿园、医院、科学院、图书馆、广播电台、电视台等;
  无企业法人书面授权或超出企业法人书面授权范围提供保证的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
  企业法人的职能部门。
(2)评价保证人的代偿能力
(3)保证人保证限额分析
(4)保证率的计算
保证率计算公式为:
  保证率=申请保证贷款本息/可接受保证限额×100%         
(5)经评价符合保证人条件的信贷人员撰写“商业银行担保评价报告”随信贷审批材料一并报送评价审查人员。
(三)贷款保证风险
1、贷款保证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
( 1 ) 保证人不具备担保资格
( 2 ) 保证人不具备担保能力
( 3 ) 虚假担保人
( 4 ) 公司互保
( 5 ) 保证手续不完备,保证合同产生法律风险
( 6 ) 超过诉讼时效,贷款丧失胜诉权
2、贷款保证的风险防范
( 1 ) 核保
( 2 ) 签订保证合同
( 3 ) 贷后管理
(四)融资性担保公司及银担业务合作
1.融资性担保公司及其管理
2.银担业务合作及其风险防范
三、贷款抵押
(一)贷款抵押的概念
(二)贷款抵押的设定条件
1、抵押的范围
根据《担保法》的规定,下列财产可以抵押:
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
抵押人所有的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
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
抵押人依法有处分权的原材料、半成品、产品;
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滩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权;   
依法可以抵押的其他财产。    
不得抵押的财产有:
① 土地所有权;
② 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担保法特别规定的除外;
③ 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
④ 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⑤ 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⑥ 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2、贷款抵押额度的确定
( 1 ) 抵押物的认定
( 2 ) 抵押物的估价
( 3 ) 抵押贷款额度的确认
( 4 ) 抵押合同的签订
3、抵押的效力
( 1 ) 抵押担保的范围
  抵押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抵押权的费用等四部分。
( 2 ) 抵押物的转让
  在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已办理抵押登记的抵押物的,应当通知银行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经抵押的情况;
( 3 ) 抵押物的保全
( 4)抵押权的实现
(三)贷款抵押风险
1、贷款抵押风险分析
2、贷款抵押的风险防范
四、贷款质押
(一)贷款质押的概念(了解)
(二)质押与抵押的区别(了解)
 (三)贷款质押的设定条件
1、质押的范围
( 1 ) 商业银行可接受的财产质押
出质人所有的、依法有权处分并可移交质权人占有的动产;
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   
依法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
依法可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等知识产权;
依法可以质押的其他权利,包括合同债权、不动产受益权和租赁权、项目特许经营权、应收账款、侵权损害赔偿、保险赔偿金的受益转让权等。
 ( 2 ) 商业银行不可接受的财产质押
①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有争议的财产;
②法律法规禁止流通的财产或者不可转让的财产;
③国家机关的财产;
④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⑤租用的财产;
⑥其他依法不得质押的其他财产。
2、质押材料
3、质物的合法性
4、质押价值、质押率的确定   
5、质押的效力
(四)贷款质押风险
1、贷款质押的风险种类
( 1 ) 虚假质押风险
( 2 ) 司法风险
( 3 ) 汇率风险
( 4 ) 操作风险
2、贷款质押的风险防范
(1)虚假质押风险防范。
(2)质物的价值风险防范。
(3)质押操作风险防范。
第九章  贷款审批
一、贷款审批原则
(一)信贷授权
1.信贷授权的含义
(1)信贷授权的定义   
(2)信贷授权的分类
①直接授权。
②转授权。
③临时授权。
(3)信贷授权管理的意义
2.信贷授权的原则与方法
(1)信贷授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授权适度原则。
②差别授权原则。
③动态调整原则。
④权责一致原则。
(2)信贷授权确定的方法
  信贷授权原则上应根据其风险管理水平、资产质量、所处地区的经济环境、主要负责人的信贷从业经验等闲素,设置一定的权重,采用风险指标量化评定的方法合理确定。
(3)信贷授权的方式
① 信贷授权的载体
② 信贷授权的形式        
(二)审贷分离
1.审贷分离的含义
(1)审贷分离的定义
  审贷分离是指将信贷业务办理过程中的调查和审查环节进行分离,分别由不同层次机构和不同部门承担,以实现相互制约并充分发挥信贷审查人员专业优势的信贷管理制度。
(2)审贷分离的意义
2.审贷分离的一般操作规程
(1)审贷分离的形式
①岗位分离②部门分离③地区分离
(2)信贷业务岗与信贷审查岗的职责划分
①信贷调查岗职责
②信贷审查岗位职责
表面真实性审查。
完整性审查。
合规性审查。
合理性审查。
可行性审查。
(3)审贷分离实施要点
①审查人员与借款人原则上不单独直接接触
②审查人员无最终决策权
③审查人员应真正成为信贷专家
④实行集体审议机制
⑤按程序审批
二、贷款审查事项及审批要素
(一)贷款审查事项
1.贷款审查事项的含义
  贷款审查事项是指在贷款审查过程中应特别关注的事项,以保证审查结果的合理性。
2.贷款审查事项的基本内容
(二)贷款审批要素
1.贷款审批要素的含义
2.主要贷款审批要素的审定要点
3 . 贷款审批要素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授信额度
(一)授信额度的定义
1.单笔贷款授信额度   
2.借款企业额度
3.集团借款企业额度
(二)授信额度的决定因素
贷款授信额度是在对以下因素进行评估和考虑的基础上决定的。
(三)授信额度的确定流程
银行信贷部门应按照以下的流程来确定授信额度。
第十章  贷款合同与发放支付
一、贷款合同与管理
(一)贷款合同签订
1.贷款合同概述
(1)贷款合同的定义
(2)贷款合同的内容
(3)贷款合同的分类
贷款合同分为格式合同和非格式合同两种。
(4)贷款合同的制定原则
① 不冲突原则;② 适宜相容原则;③ 维权原则;④ 完善性原则。
2.贷款合同的签订流程
(1)填写合同
(2)审核合同
(3)签订合同
(二)贷款合同管理
1.贷款合同管理及其模式
(1)贷款合同管理的定义
(2)贷款合同管理模式
  贷款合同管理一般采取银行业金融机构法律工作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和各业务部门、各分支机构分级划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2.贷款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合同不合规不完备
(2)合同签署审查不严
(3)签约过程违规操作
(4)履行合同监管不力
(5)合同诉讼时效超时
二、贷款的发放
(一)贷放分控
1.贷放分控概述
  贷放分控是指银行将贷款审批与贷款发放作为两个独立的业务环节,分别进行管理和控制。
2.贷放分控的操作要点
(1)设立独立的放款执行部门
(2)明确放款执行部门的职责
(3)建立并完善对放款执行部门的考核和问责机制
(二)贷款发放管理
评论责编::admin
广告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