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考呗网 > 中级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 考试题库 > 公司信贷 >

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公司信贷(中级)第一章公司信贷概述(4)

蚂蚁考呗网     [ 2017-10-23 ]   点击次数:

第六章  客户分析与信用评级
一、客户品质分析
(一)客户品质的基础分析
1.客户历史分析
2.法人治理结构分析
3.股东背景(分析)
①家庭背景②外资背景③政府背景④上市背景
4.高管人员的素质
(1)教育背景;(2)商业经验;(3)修养品德;(4)经营作风;(5)进取精神。
5.信誉状况
(二)客户经营管理状况分析
1.供应阶段分析
  供应阶段的核心是进货,信贷人员应重点分析以下方面:
(1)货品质量
(2)货品价格
(3)进货渠道
(4)付款条件
2.生产阶段分析
  生产阶段的核心是技术,信贷人员应重点调查以下方面:
(1)技术水平
(2)设备状况
(3)环保情况
3.销售阶段分析
  销售阶段的核心是市场,信贷人员应重点调查以下方面:
(1)目标客户
(2)销售渠道
(3)收款条件
  收款条件主要包括三种:预收货款、现货交易和赊账销售。
4.产品竞争力和经营业绩分析
(1)产品竞争力分析
(2)经营业绩分析
二、客户财务分析
(一)概述
1.客户财务分析的含义
2.客户财务分析的内容
  商业银行对借款人最关心的就是其现在和未来的偿债能力。
  为了准确评价借款人的偿债能力,对客户的财务分析应侧重分析其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资本结构和净现金流量等因素。
  在上述分析中,除了使用财务报表本身的资料外,还需使用财务指标综合反映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这些指标分为四类:
  (1)盈利比率。主要包括销售利润率、营业利润率、净利润率、成本费用率等。
  (2)效率比率。主要包括总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回收期、存货持有天数、资产收益率、所有者权益收益率等。
  (3)杠杆比率。一般包括资产负债率、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负债与有形净资产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
  (4)偿债能力比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
3.财务报表分析的资料
4.财务分析的方法
(1)趋势分析法
(2)结构分析法
(3)比率分析法
(4)比较分析法
(5)因素分析法
(二)资产负债表分析
1.资产负债表的构成
(1)资产的组成
  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①流动资产。
②非流动资产。
(2)负债的组成
负债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①流动负债。
②长期负债。
(3)所有者权益的组成
  所有者权益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也称核心资本);另一部分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也称附属资本)。
2.资产结构分析
  资产结构分析是指通过计算各项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来判断借款人资产分配的合理性。
3.资金结构分析
  资金结构是指借款人的全部资金中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所占的比重及相互关系。
分析资金结构是否合理要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资产负债表结构
  (2)经营风险水平(主要指所有者权益占资金总来源的比例。比例越高,经营风险水平越低;反而反之)
(三)利润表分析
  利润表又称损益表,它是通过列示借款人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收入,所发生的费用支出和所获得的利润来反映借款人一定时期内经营成果的报表。
1.利润表的调整
2.利润表的结构分析
(四)现金流量分析
1.现金及现金流量的概念
(1)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概念
(2)现金流量的概念
2.现金流量的计算
  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融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
(1)现金流量的具体内容
①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②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③融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2)现金流量的计算方法(一般性了解)
(五)财务报表综合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
(1)销售利润率(毛利润率)
(2)营业利润率
(3)税前利润率和净利润率
(4)成本费用利润率
(5)资产收益率
(6)所有者权益收益率
2.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客户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包括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① 资产负债率。
②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
③ 负债与有形净资产比率。
④ 利息保障倍数。
(2)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①流动比率。
②速动比率。
③现金比率
④营运资金。
⑤现金债务总额比
3.营运能力分析
(1)总资产周转率
(2)流动资产周转率
(3)固定资产周转率
(4)应收账款周转率
(5)存货周转率
(6)资产收益率
(7)所有者权益收益率
三、客户信用评级
(一)客户信用评级的概念
  客户信用评级是商业银行对客户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的计量和评价,反映客户违约风险的大小。
(二)客户评级对象的分类
  客户评级对象可以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的要求,根据不同潜在风险特征分为五大类:公司、主权、银行、零售和股权。
(三)评级因素及方法
1.评级因素
2.客户信用评级方法
(1)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主要指专家判断法。目前所使用的定性分析法以对企业信用分析的5Cs系统使用最为广泛。
5Cs系统指:
①品德(Character)。
②资本(Capital)。
③还款能力(Capacity)。
④抵押(Collateral)。
⑤经营环境(Condition)。
  5Ps分析系统包括:个人因素(Personal Factor)、资金用途因素(Purpose Factor)、还款来源因素(Payment Factor)、保障因素(Protection Factor)、企业前景因素(Perspective Factor)。
  骆驼(CAMEL)分析系统包括: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s Quality)、管理能力(Management)、盈利性(Earning)和流动性(Liquidity)等因素。
(2)定量分析法
  较常见的定量分析法主要包括各类违约概率模型分析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模型有穆迪的Risk-Calc和Credit Monitor、KPMG的风险中性定价模型和死亡概率模型等。
(四)客户评级主标尺(一般了解,大纲中未提到)
(五)客户评级流程(一般了解)
1.评级发起
2.评级认定
3.评级推翻
4.评级更新
四、债项评级
 (一)债项评级的基本概念
  债项评级是指商业银行根据不同债务工具的特点,如债务类别、风险缓释、偿债优先级等,对其债项层面的偿还能力进行风险计量和评价。非零售类业务的债项包括贷款、票据、债券、贸易融资、表外业务垫款、担保类、承诺类表外业务等。债项评级独立于客户评级,共同构成了商业银行的二维评级体系。
  在第一维度客户评级中,对于同一客户,无论是作为债务人还是保证人,无论有多少债项,在商业银行内部只能有一个客户评级。在第二维度债项评级中,商业银行应对每个客户名下的每笔债项进行独立的债项评级。客户评级的量化基于对违约概率的估计,债项评级的量化则可以是违约损失率(Loss Given Default,LGD),也可以是预期损失(Expected Loss,EL)。
(二)债项评级的因素和方法
1.评级因素
  债项评级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债项因素、风险缓释因素、企业因素、行业因素和宏观经济周期因素。
2.评级方法
  LGD模型开发是债项评级的核心内容,而LGD模型开发一直是银行业风险计量的一项难题,主要原因是LGD本身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建模所需数据的收集难度较大,对LGD的可能影响因素比较复杂。
  LGD模型开发的方法一般分成两类:专家经验判断方法和数据驱动的统计方法。
(三)债项评级工作程序
  与客户评级类似,债项评级工作程序也分为评级发起、评级认定、评级推翻和评级更新。其中评级发起、评级认定和评级推翻属于贷前程序,评级更新属于贷后程序。
(四)债项评级的结果应用
第一,应用于二维评级体系。
第二,应用于授信审批。
第三,应用于贷款定价。
第四,应用于资本和拨备计量和管理。
第五,应用于风险监测和绩效考核。
第六,应用于不良资产处置与回收。
第七章  贷款项目评估
一、概述
(一)基本概念
  贷款项目评估是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基础,根据国家现行方针政策、财税制度以及银行信贷政策的有关规定,结合项目生产经营的信息材料,从技术、经济等方面对项目进行科学审查与评价的一种方法。
评论责编::admin
广告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