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简答题选择其中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参考答案:暂无进入在线模考
教学目标:结合作者、写作背景等知识,梳理文章写作思路,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感受文章的实用性。
教学片段设计:
第一环节: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
PPT展示:
①作者简介:李斯,秦朝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曾跟随荀子学习,后为秦国客卿。
②写作背景:秦王政元年,韩国派水工郑国到秦国修建一条三百余里的灌溉渠,企图损耗秦国的国力以保自己安全。后这一企图被发现,秦王欲杀掉郑国,郑国以修渠利秦万世为由得以豁免,并最终完成了灌溉渠的修建。后来,这件事被秦国的宗室贵族利用,挑唆秦王驱逐客卿,于是秦王下驱逐令。此时李斯任秦国客卿,也在驱逐之列。
问题:读了这些资料,你觉得作者作《谏逐客书》的目的是什么呢?
讨论,明确:劝说秦王收回驱逐令,保全自己。
第二环节: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梳理文章大意。
2.教师指名学生总结各段的主要内容,并进行点评和明确。
明确:
第1段:列举客卿对秦国的贡献,彰显“逐客”之过;
第2段:以秦王之所好来类比,陈述“逐客”之过;
第3段:对比分析“用客”与“逐客”两种策略,从正反两面驳“逐客”;
第4段:总结全文,进一步论证“逐客”对秦国的危害。
第三环节:细读文本,仔细探究
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明确。
问题1:第1段是如何彰显“逐客”之过的?
明确:通过引用史实,举例说明客卿对秦国的贡献之大。
论据:缪公求士、孝公用商鞅之法、惠王用张仪之计、昭王得范雎。
问题2:第2段是如何陈述“逐客”之过的?
明确:通过以秦王之所好来进行类比,自问自答,将驱逐客卿与统一大业相联系,陈述“逐客”之过。
问题3:第3段是如何反驳“逐客”之策的?
明确:通过对比分析“用客”与“逐客”两种策略,从正反两方面阐述“逐客”之过。“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的原因是“不却众庶”,即“用客治国”为上策,这是正面论证;“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即“逐客资敌”为下策,这是反面论证。“德治”“五帝三王”属于道理论证,要言不烦,切中肯綮。
小结:对比论证、道理论证。
问题4:《谏逐客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试分析原因。
明确:所谓“实用性”,是指文章有具体、实际的写作目的,并能起到相应的作用。李斯创作这篇奏疏,并没有从个人角度出发,而是站在秦国“大一统”的立场上,表明客卿对秦国的重要性,从多角度、多方面论证了逐客令的危害,进而说服秦王收回了逐客令。李斯通过这篇文章达到了目的,而事实证明,客卿在秦国的存在对秦国也是有利的。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总结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谏逐客书》的写作思路,知道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也了解了这篇文章的实用性,同时,还掌握了类比、正反对比等多种论证方法,领略并学习了高超、巧妙的劝谏艺术。这对我们今后的议论文写作大有裨益。同学们课下可以自己找一些劝谏说理类文章来读一读,多了解一些说理艺术。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讲解宾语前置句,教师列举其他同类倒装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下列适合的是()。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B.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人皆有不忍之心》)
C.子卿尚复谁为乎(班固《苏武传》)
D.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王羲之《兰亭集序》)

3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讲述爱情悲剧的作品。下列适合的一组是()。

A.《简·爱》《梁山伯与祝英台》
B.《牡丹亭》《新爱洛依丝》
C.《威尼斯商人》《氓》
D.《安娜·卡列尼娜》《边城》

最新试题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研讨与练习】。(25分)本文第2段多处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请结合该段具体内容说

类型:简答题2023-03-12

选择其中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类型:简答题2023-03-12

阅读本文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第题。 课文原文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

类型:简答题2023-03-12

请指出该习作在写人叙事方面的一个优点或一个缺点,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12分)

类型:简答题2023-03-12

案例: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题。 松柏独在 ①小马从小喜欢植物,他喜欢牡丹的国色天香,喜欢海棠的清新淡雅,可他最爱的还

类型:简答题2023-03-12

案例:阅读教师录制《苏武传》授课视频的讲稿片段,完成第16题。 请同学们想一想,单于利用派卫律劝降?卫律是怎样劝降的?苏

类型:简答题2023-03-12

阅读某教研组集体备课的研讨记录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教研组长:这周教学统编教材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二单元,本单

类型:单选题2023-03-12

阅读某教师单元教学叙事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在“走近鲁迅”的任务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从《狂人日记》《药》《铸剑》

类型:单选题2023-03-12

阅读教研论文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中的《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新闻报道

类型:单选题2023-03-12

阅读《氓》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师:本单元的学习任务之一是品味诗歌之美,让我们先从细节中去探究。比如诗中多

类型:单选题2023-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