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单选题赏析诗歌意象是学习古诗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重要途径。在学习完杜甫的《登高》之后,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及其所表达的情感。下列意象中,与意象“猿啸”所表达的情感较为一致的是(  )。

A.明月
B.大雁
C.菊花
D.芭蕉

参考答案:D进入在线模考
意象是中国古代诗词作品中作者主观感受与客观事物的结合体,部分意象与部分特定情感之间具有一定的搭配关系。意象“猿啸”“猿啼”等多用于渲染落寞、惆怅的气氛,抒发哀怨、凄怆、孤寂、悲伤、忧愁等情感。A项,意象“明月”多用于抒发思念家乡、期盼与家人团圆的情感,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B项,意象“大雁”多用于表达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之情,抒发羁旅愁思,如“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等。C项,意象“菊花”多用于表现诗人隐逸、脱俗、坚贞、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D项,意象“芭蕉”多用于表达诗人的愁苦、悲伤之情,如“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其与意象“猿啸”所表达的情感较为一致。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学习完《装在套子里的人》后,为引导学生了解主人公别里科夫“维护旧事物,反对变革”的形象特点,教师向学生推荐了具有同一形象特点的人物的作品。下列作品符合推荐要求的是(  )。

A.《家》——高觉民
A.《家》——高觉民
B.《雷雨》——鲁大海
B.《雷雨》——鲁大海
C.《阿Q正传》——赵太爷
C.《阿Q正传》——赵太爷
D.《水浒传》——林冲
D.《水浒传》——林冲

2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彷徨》时,引导学生对其中的作品进行归
类。下列不适合与其他三项归为一类的是(  )。

A.《在酒楼上》
A.《在酒楼上》
B.《伤逝》
B.《伤逝》
C.《离婚》
C.《离婚》
D.《孤独者》
D.《孤独者》

3在“古今多不同”的活动中,教师为学生展示了几组包含古今异义词的句子。下列句子不符合要求的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C.乌鸟私情,愿乞终养(《陈情表》)
D.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最新试题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研讨与练习】。(25分)本文第2段多处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请结合该段具体内容说

类型:简答题2023-03-12

选择其中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类型:简答题2023-03-12

阅读本文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第题。 课文原文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

类型:简答题2023-03-12

请指出该习作在写人叙事方面的一个优点或一个缺点,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12分)

类型:简答题2023-03-12

案例: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题。 松柏独在 ①小马从小喜欢植物,他喜欢牡丹的国色天香,喜欢海棠的清新淡雅,可他最爱的还

类型:简答题2023-03-12

案例:阅读教师录制《苏武传》授课视频的讲稿片段,完成第16题。 请同学们想一想,单于利用派卫律劝降?卫律是怎样劝降的?苏

类型:简答题2023-03-12

阅读某教研组集体备课的研讨记录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教研组长:这周教学统编教材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二单元,本单

类型:单选题2023-03-12

阅读某教师单元教学叙事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在“走近鲁迅”的任务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从《狂人日记》《药》《铸剑》

类型:单选题2023-03-12

阅读教研论文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中的《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新闻报道

类型:单选题2023-03-12

阅读《氓》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师:本单元的学习任务之一是品味诗歌之美,让我们先从细节中去探究。比如诗中多

类型:单选题2023-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