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单选题 下面是某教师执教《故乡》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这来的便是闰土……可以听见他自己去拣择”这一部分。(生自读课文1
师:理解课文内容或是理解课文片段的内容,要注意运用“多角度品析”的方法.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如情节、人物、环境、人物活动、表达方式、描写角度、结构层次、修辞手法、段落大意、表达目的、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理解,力求有自己独到的发现,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再阅读课文,然后自主、合作学习,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从表达方式来看,这是一个描写段,它给我们一种苍凉之感。
生:从人物看,少年闰土的活泼能干、勃勃荚气已经荡然无存,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生活在痛苦中的闰土画像。
生:从描写顺序看,由远及近,以此描写身材、脸色、眼睛、头上、身上、手,符合观察习惯,先远望身材,再注视脸面,然后打量全身。
生:从表达目的看,这段肖像着重写变化,反映当时农民的苦难。
对以上教学片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够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的阅读
B.多渠道开发文章内容,多途径质疑、设疑
C.能够使学生从不同层次发现问题
D.能够使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发现问题

参考答案:B进入在线模考
【知识点】对教学设计的分析能力。
【答案】B。
【解析】在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然后介绍多角度分析课文内容的方法,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的阅读。教师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文章,这样学生理解的东西多了,思考的东西也会多得多,自然而然,学生就会从不同的层次、用不同的方法发现问题。该教学片段没有涉及质疑、设疑的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教师让学生反复品读“老爷,没有事了?(望着朴园,眼泪要涌出)”一句。
师:这句台词的舞台说明中有“眼泪要涌出”一句,你读出了什么?
生1:这说明侍萍旧情难忘,她希望周朴园能够认出她。当周朴园要她“下去”时,她感到这辈子恐怕再也不能和周朴园相认了。所以泪要涌出。
师:分析很到位。但是,既然旧情难忘,为什么又要喊周朴因为“老爷”呢?
(生默然)
师:我们想象一下,三十年前,当他们处在热恋中时,侍萍会怎样称呼周朴园?
生2:喊他“少爷”。
(很多学生附和)
师:请注意,我说的是热恋中,而不是侍萍刚到周家时。同学们觉得,我老婆现在会不会这样喊我:“×××老师,你去把碗刷一下吧。”
生(大笑):不会。
师:当然不会,叫上我的身份职业多生疏啊。她会亲切地叫我“××”或“老公”。(生笑)回到
刚才的问题上。三十年前。当他们处在热恋中时,侍萍会怎样称呼周朴园?
生(齐答):朴园。
师:对呀,以前叫“朴园”,现在叫“老爷”,反映了什么呢?
生3:他们曾经亲密的距离现在拉远了。
师:说得好,但还可以更深入。我想起鲁迅的《故乡》里闰土似乎也喊了“我”一声“老爷”,谁能回忆一下“我”的感受?
生4(兴奋):好像是“我”打了一个寒噤,“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师:好一个“厚障壁”呀。文中,侍萍在早已认出周朴园的情况下,她依然执意地喊周补园为“老爷”.你能悟出什么来吗?
生5:我感觉,侍萍执意地喊周朴园为“老爷”,是想执意地拉开与周朴园的距离,说明她心中对周朴园依然有怨恨。
师:是啊。“眼泪要涌出”说明她旧情难忘希望被认出。一声“老爷”又说明她怨愤难平不希望被认出。她心中有太多的矛盾、无奈和苦楚。我们品读的这一句集中显现了侍萍在整个第一场中的复杂心理。
这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雷雨》一课时的教学片段,以下对其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个片段中.教师抓住了“老爷”这个包含着丰富意蕴的词语大做文章,体现了教师深厚的语言文字素养
B.找对语言点后。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两次引入相关经验或知识给学生铺路搭桥.体现了教师强调要让学生经过努力。自主地获得知识的教学意识
C.“但是.既然旧情难忘,为什么又要喊周朴园为‘老爷’呢?”是铺垫性问题,打开了学生准确理解文中侍萍对周朴园称呼的巨大变化的原因大门
D.借助学生已经学过的课文知识.帮助学生快速理解侍萍执意要拉开距离的怨愤心理,激活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体现了教师帮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一教学技巧

3案例:
阅读《雷雨》教学片段,完成第16题。
师:本节课我们重点研读周朴园与鲁侍萍闻的矛盾冲突。请同学们细读文本。
思考:现在周朴园到底爱不爱鲁侍萍?(设时六分钟,生边读边勾画)
生:我认为周朴园爱鲁侍萍。因为他记住了鲁侍萍4月18的生日,把她当作正式嫁给周家的人看待.一直使用鲁侍萍用过的家具,保留着鲁侍萍生孩子后怕风、连夏天也关窗的习惯。
师:还有谁支持该同学的观点?
生:周朴园保存并穿绣有“梅花”和“萍”的旧衬衣,梅侍萍跳河后,周朴园看见了河边的衣服.还想给她修一修坟墓。
生:周朴园给大儿子取名周萍.也是出于怀念的缘故。
师:你读得很仔细。有反对意见吗?
生:我认为周朴园并不是真爱鲁侍萍。当周朴园知道眼前的就是当年的梅侍萍时,“(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周朴园对鲁侍萍的出现极其恐慌和恼怒.并以为鲁侍萍来讹诈自己。
师:欣赏戏剧作品,深入品味作品中人物的语言是至关重要的。这位同学不仅揣摩了人物的语言,而且体会了人物的心理,甚至读出了语言的“潜台词”。
生:周朴园给鲁侍萍支票,我认为是为了堵鲁侍萍的口,以防真相暴露,毁坏他的名誉和家庭,对周朴园而言.鲁侍萍无疑于身边的定时炸弹。
师:最终的结局也证明周朴园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的。亦可见其深谋远虑。
生:不。是老奸巨猾。(生大笑)
师:那么。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情感到底该如何定位呢?
生:我认为,周朴园以前曾喜欢过鲁侍萍,但随着双方地位及经历的改变,已经不喜欢了。
生:应该说,周朴园喜欢的是年轻时聪慧温顺、小鸟依人般的梅侍萍,而不是现在人老珠黄又倔强的鲁妈。
师:(笑)你很机智,将梅侍萍与鲁妈相对立,效果确实大相径庭。
生:我认为。周朴园喜欢的是以前“死”了的、可弥补自身空虚的梅侍萍,而非现在“活”着给自己的社会地位造成威胁的鲁侍萍。
师: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当年梅侍萍不被周家赶走,周鲁两人的爱情将如何发展?
生:最终会以悲剧收场。因为他们的爱情并非建立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况且封建等级制度也绝不会允许周家少爷娶使女为妻.
生:从《氓》《孔雀东南飞》《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作品中完全可以推测出他们的情感悲剧。
生:“色衰而爱弛”。这是男权社会中广大妇女的共同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
师:是的,现在的周董事长也一直标榜自己的治理下的“理想家庭”,从他管教繁漪、教育子女亦可见他的独断专行。
师:那么周朴园的性格特征该如何定位呢?
生:假装喜欢却厌恶,这是一种叶公好龙式的虚伪。
生:大年三十把鲁侍萍和奄奄一息的病儿赶出了家门,可见他的冷酷。
生: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惜对昔日恋人绝情,足见他的自私。
师:可见,周大董事长的个性可概括为:虚伪、冷酷、自私。(板书)
问题:
16.以上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雷雨》一课时的教学实录(节选),这段教学实录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哪里?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巧妙地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

最新试题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研讨与练习】。(25分)本文第2段多处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请结合该段具体内容说

类型:简答题2023-03-12

选择其中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类型:简答题2023-03-12

阅读本文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第题。 课文原文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

类型:简答题2023-03-12

请指出该习作在写人叙事方面的一个优点或一个缺点,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12分)

类型:简答题2023-03-12

案例: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题。 松柏独在 ①小马从小喜欢植物,他喜欢牡丹的国色天香,喜欢海棠的清新淡雅,可他最爱的还

类型:简答题2023-03-12

案例:阅读教师录制《苏武传》授课视频的讲稿片段,完成第16题。 请同学们想一想,单于利用派卫律劝降?卫律是怎样劝降的?苏

类型:简答题2023-03-12

阅读某教研组集体备课的研讨记录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教研组长:这周教学统编教材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二单元,本单

类型:单选题2023-03-12

阅读某教师单元教学叙事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在“走近鲁迅”的任务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从《狂人日记》《药》《铸剑》

类型:单选题2023-03-12

阅读教研论文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中的《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新闻报道

类型:单选题2023-03-12

阅读《氓》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师:本单元的学习任务之一是品味诗歌之美,让我们先从细节中去探究。比如诗中多

类型:单选题2023-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