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心理学
简答题
张X,15岁,女,高中二年级学生。进入高中以来,在处理与同学的关系时,她觉得自己特别爱和同学比较,从学习到穿着打扮,她都会在内心审视自己的优劣;在和男生交往时,一方面,她对异性有特殊的好奇和关注,但对一些男生有意无意流露出对她的好感,会让她很焦虑,她怕伤害对方也怕自己受到伤害;在与父母的交流中,她开始觉得父母很多的观点也不对,对很多事情她有自己的想法,但她不爱告诉父母,害怕他们担心或生气。
请结合人际交往的特点和培养措施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分析张X人际交往的特点和应对策略。
请结合人际交往的特点和培养措施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分析张X人际交往的特点和应对策略。
参考答案:暂无进入在线模考
一、原因分析:
张X的行为体现了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1.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进入中学后.中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小学生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交往的实质上看.既有感情定向感,又有目的定向性。
(一)强烈的交往需要并渴望独立。
中学生人际交往目的更突出.具有摆脱依赖性、独立性增强的特点。
所以案例中张X在与父母的交流中,她开始觉得父母很多的观点也不对.对很多事情她有自己的想法,但她不爱告诉父母,害怕他们担心或生气。
(二)有采取自主独立的行为倾向,关注自我发展。
1.注意自我形象。
2.常把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当成一种束缚:
3.十分需要伙伴与友谊.以补偿失去的对父母的依赖。
4.渴望独立、显示自我是中学生自我价值的表现形式。
所以案例中张X进人高中以来,在处理与同学的关系时,她觉得自己特别爱和同学比较.从学习到穿着.她都会在内心审视自己的优劣。
(三)趋向关系性交往。
1.中学生自我主体性评价的进一步增强。
2.中学生交往带有明显的情感性的同时.又有了很强的目的性。
3.不少学生把对自己发展有帮助、有益作为自己选择朋友的标准:
(四)喜欢与异性交往。
男女生之间会产生一种情感的吸引,开始喜欢一起学习、娱乐,性意识朦胧。带有一些神秘色彩.所以张X在和男生交往时,一方面,她对异性有特殊的好奇和关注,但对一些男生有意无意流露出对她的好感,会让她很焦虑,她怕伤害对方也怕自已受到伤害。
二、解决方案:
培养中学生健康的人际交往方式。人际交往需要一定的技巧.讲究一定的方法,但最根本的还是提高个人修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对待同学朋友
1.平等互助2.悦纳他人3.真诚待人4.主动认错5.频繁交往
(二)对待父母老师
1.尊敬2.理解3.沟通
(三)对待异性朋友
1.健康、文明2.选择场所与时间适当3.保持一定距离
三、总结:
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的增强,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泛,他们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变得强烈.社会交往、发展亲密的伙伴关系是青少年一种精神需要。家长、教师或心理工作者应帮助青少年改变一些不恰当的认知和态度,引导青少年客观分析自己的现状.学会接纳自己.学会和同学、老师和家长相处。
张X的行为体现了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1.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进入中学后.中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小学生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交往的实质上看.既有感情定向感,又有目的定向性。
(一)强烈的交往需要并渴望独立。
中学生人际交往目的更突出.具有摆脱依赖性、独立性增强的特点。
所以案例中张X在与父母的交流中,她开始觉得父母很多的观点也不对.对很多事情她有自己的想法,但她不爱告诉父母,害怕他们担心或生气。
(二)有采取自主独立的行为倾向,关注自我发展。
1.注意自我形象。
2.常把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当成一种束缚:
3.十分需要伙伴与友谊.以补偿失去的对父母的依赖。
4.渴望独立、显示自我是中学生自我价值的表现形式。
所以案例中张X进人高中以来,在处理与同学的关系时,她觉得自己特别爱和同学比较.从学习到穿着.她都会在内心审视自己的优劣。
(三)趋向关系性交往。
1.中学生自我主体性评价的进一步增强。
2.中学生交往带有明显的情感性的同时.又有了很强的目的性。
3.不少学生把对自己发展有帮助、有益作为自己选择朋友的标准:
(四)喜欢与异性交往。
男女生之间会产生一种情感的吸引,开始喜欢一起学习、娱乐,性意识朦胧。带有一些神秘色彩.所以张X在和男生交往时,一方面,她对异性有特殊的好奇和关注,但对一些男生有意无意流露出对她的好感,会让她很焦虑,她怕伤害对方也怕自已受到伤害。
二、解决方案:
培养中学生健康的人际交往方式。人际交往需要一定的技巧.讲究一定的方法,但最根本的还是提高个人修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对待同学朋友
1.平等互助2.悦纳他人3.真诚待人4.主动认错5.频繁交往
(二)对待父母老师
1.尊敬2.理解3.沟通
(三)对待异性朋友
1.健康、文明2.选择场所与时间适当3.保持一定距离
三、总结:
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的增强,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泛,他们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变得强烈.社会交往、发展亲密的伙伴关系是青少年一种精神需要。家长、教师或心理工作者应帮助青少年改变一些不恰当的认知和态度,引导青少年客观分析自己的现状.学会接纳自己.学会和同学、老师和家长相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最新试题
张X,15岁,女,高中二年级学生。进入高中以来,在处理与同学的关系时,她觉得自己特别爱和同学比较,从学习到穿着打扮,她
类型:简答题2015-01-06
赵X,女,13岁,初中二年级学生,班级学习委员,进入初中以来,她觉得自己变了很多:对一件事情有时非常狂热,有时又很淡漠;
类型:简答题2015-01-06
试论述中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
类型:简答题2015-01-06
试论述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类型:简答题2015-01-06
简述中学生情绪障碍的调节策略。
类型:简答题2015-01-06
简述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
类型:简答题2015-01-06
简述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分类及其标准。
类型:简答题2015-01-06
什么叫知觉?知觉有什么特性?
类型:简答题2015-01-06
运用新颖的、独创的方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产生新思想、新假设、新原理的思维,称为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2015-01-06
智力测验表明,智力在全体人口中的分布有高低水平的差异,这种个体差异呈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201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