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心理学

简答题试论述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参考答案:暂无进入在线模考
(1)无意注意的概念: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和主体自身的特点,同时这两方面的原因也是密切联系的。
(一)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1.刺激物的强度。
任何相当于强烈的刺激.例如,强烈的光线.压夫的声响.浓郁的气味,都会使我们不由自主地引起注意。就刺激物的强度而言,固然强烈的刺激物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在引起无意注意时更具有重要的意义。所谓刺激物的相对强度.是指这个刺激物与其他刺激物的强度相对比较而言。一个强烈的刺激物如果在其他强烈刺激物构成的背景上出现,就可能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相反,一个不甚强烈的刺激物。如果在没有其它刺激物的背景上出现。则可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在喧嚣的地方.甚至很大的声音也不会使人们注意.而在寂静的夜晚,轻微的耳语声.也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刺激物之闻的强度、形状、大小.颜色和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别特别显著.特别突出,就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例如。孩子群中站一个大人,万绿丛中一点红,都容易引起人的注意。
3.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
运动变化着的刺激物比静止不动的刺激物更容易引起人们的不随意注意。例如.大街上的红绿霓虹灯有规则地一亮一灭.很容易引起行人的注意。
4.刺激物的新异性。
新异性时引起无意注意的一个重要原因。习惯化刺激就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所谓好奇心,就是人们对新异刺激的注意。
(二)主体自身的状态。
无意注意主要是由客观刺激引起的.但也与人本身的状态有关。
1.需要和兴趣
凡是能满足一个人的需要和兴趣的事物.都容易成为无意注意的对象.因为这些事物对他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人们天天看报,所注意的消息往往有所不同,从事文教工作的人,总是更多地注意文教方面的报导;从事体育工作的人,总是更多地注意体育方面的新闻。
2.生理状况和情绪状态。
凡能激起某种情绪的刺激物都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此外.当一个人心胸开朗.心情愉快,平常不太容易引起注意的事物,这时也很容易引起他的注意;当一个人无精打采或过于疲劳时.平常容易引起的事物,这时也不会引起他的注意。
3.已有的知识经验。
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保持注意有着巨大的意义。新异刺激物容易引起无意注意,但要保持这种注意则与一个人的知识经验密切相关。因为新异刺激物固然能引起人们不由自主的注意。但如果人对它一点也不理解.即使能一时引起注意.也会很快失效。如果人对新异的刺激物有一些理解,但又不完全理解。为了求得迸一步的理解,就能引起长时间的注意。无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不仅人有,而且动物也有,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最初产生的是无意注意,尔后才产生有意注意。
1.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①控制无关刺激,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②教学方式方法要避免呆板③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
2.注重几种注意的交替运用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要使得注意力长期保持。必须交替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并使之象有意注意转化
3.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也依赖于个人的主观努力:①培养广泛而稳定的兴趣有助于注意的培养②加强意志锻炼③培养良好的性格④培养应针对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