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心理学
简答题
试论述中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
参考答案:暂无进入在线模考
中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主观和客观原因。
(一)主观认识的片面性、偏激性。
青少年认识和接受事物的方式是不自觉地渗入自己的意识和观点,容易被—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做出错误的判断.产生不良的心理。
(二)意志品质的薄弱。
(三)道德信念和道德情感的不成熟。
中学生的道德信念还不稳定,有时不理解或不能正确理解有关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准则,不能明辨是非。有些中学生道德情感非正常发展。由于受各种不良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的影响,他们变得自私、任性,不懂得关心他人。
(四)理想与现实的差异。
中学生常被多彩的世界搅得眼花缭乱、浮想联翩,时刻憧憬、幻想美好、理想的未来。但是,这些不切实际的理想很容易在现实有限的条件中受挫折。当这种不切实际的理想多次不能满足时,便容易产生一种不良心理行为。
(五)家庭环境及不恰当的教育方式。
家庭环境包括住房环境、家庭成员组成、经济条件等自然条件。住房环境拥挤、嘈杂、经济落后、信息闭塞会阻碍孩子们的心理发展。
父母的教养态度大致有溺爱型、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四种,而其中以民主型的教养态度最好。在这样的家庭中,家庭成员对子女教养态度一致,以平等的态度、民主的方式对待子女。
(六)学校教育观念和方式的陈旧。
畸形的教育体制、陈旧的教育观念严重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影响了中学生的正常心理发展?所有这些都会促成中学生心理发展偏离正常轨道,产生不良行为习惯。
(七)社会影响与教育不一致。
积极的社会现象是他们在心中证明了老师、家长的指导,消极的社会现象又让他们感到好奇、彷徨。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正确的引导,这些社会信息的正面影响也会逐渐抵消。
综上所述,在中学生身上容易出现不良行为,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运用科学方法帮助他们矫正不良习惯。
(一)主观认识的片面性、偏激性。
青少年认识和接受事物的方式是不自觉地渗入自己的意识和观点,容易被—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做出错误的判断.产生不良的心理。
(二)意志品质的薄弱。
(三)道德信念和道德情感的不成熟。
中学生的道德信念还不稳定,有时不理解或不能正确理解有关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准则,不能明辨是非。有些中学生道德情感非正常发展。由于受各种不良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的影响,他们变得自私、任性,不懂得关心他人。
(四)理想与现实的差异。
中学生常被多彩的世界搅得眼花缭乱、浮想联翩,时刻憧憬、幻想美好、理想的未来。但是,这些不切实际的理想很容易在现实有限的条件中受挫折。当这种不切实际的理想多次不能满足时,便容易产生一种不良心理行为。
(五)家庭环境及不恰当的教育方式。
家庭环境包括住房环境、家庭成员组成、经济条件等自然条件。住房环境拥挤、嘈杂、经济落后、信息闭塞会阻碍孩子们的心理发展。
父母的教养态度大致有溺爱型、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四种,而其中以民主型的教养态度最好。在这样的家庭中,家庭成员对子女教养态度一致,以平等的态度、民主的方式对待子女。
(六)学校教育观念和方式的陈旧。
畸形的教育体制、陈旧的教育观念严重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影响了中学生的正常心理发展?所有这些都会促成中学生心理发展偏离正常轨道,产生不良行为习惯。
(七)社会影响与教育不一致。
积极的社会现象是他们在心中证明了老师、家长的指导,消极的社会现象又让他们感到好奇、彷徨。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正确的引导,这些社会信息的正面影响也会逐渐抵消。
综上所述,在中学生身上容易出现不良行为,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运用科学方法帮助他们矫正不良习惯。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最新试题
张X,15岁,女,高中二年级学生。进入高中以来,在处理与同学的关系时,她觉得自己特别爱和同学比较,从学习到穿着打扮,她
类型:简答题2015-01-06
赵X,女,13岁,初中二年级学生,班级学习委员,进入初中以来,她觉得自己变了很多:对一件事情有时非常狂热,有时又很淡漠;
类型:简答题2015-01-06
试论述中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
类型:简答题2015-01-06
试论述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类型:简答题2015-01-06
简述中学生情绪障碍的调节策略。
类型:简答题2015-01-06
简述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
类型:简答题2015-01-06
简述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分类及其标准。
类型:简答题2015-01-06
什么叫知觉?知觉有什么特性?
类型:简答题2015-01-06
运用新颖的、独创的方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产生新思想、新假设、新原理的思维,称为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2015-01-06
智力测验表明,智力在全体人口中的分布有高低水平的差异,这种个体差异呈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201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