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 考呗网 > 社会工作者 > 考点精编 > 中级社会综合能力 >

2018中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第4章考点汇总

蚂蚁考呗网     [ 2018-05-14 ]   点击次数:
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
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2018版大纲要求
四、社会工作理论的应用
(一)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二)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三)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四)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五)增能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
一、精神分析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
二、认知行为理论
三、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
四、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
五、增强权能理论
六、社会支持理论
七、优势视角理论
  社会工作理论作为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教材的第四章,是承上启下的节点章节,在本章前,介绍的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价值观以及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在本章之后,介绍的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三大直接方法,两大间接方法。因此,本章的位置显得比较重要。
  本章主要介绍的是与社会工作相关的经典理论,主要包括:精神分析理论、认知行为理论、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增能理论等。社会工作理论一章学习起来,比较枯燥,涉及到的概念多,专业性强,对于部分考生来讲,是比较难懂的章节,但是从考情的状况来看,本章的分值比重一直不高,近几年,稳定在7分左右,一般情况下,单选5道,多选1道。而且基本上是每种理论考1道,这一点亦是考试规律之一。
一、精神分析取向
(一)意识层次理论
  1.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无)意识三个层次。
  2.方法是通过解释梦与自由联想,在人无意识的表达中发现潜意识的意义,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将人格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本我
  本我由内驱力和欲望组成,它遵循享乐原则。也就是生理的我,原始的我。
  自我
  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它遵循现实原则,调节本我的欲望以及超我与外界的要求。
  超我
  超我关系到社会制度、规范及社会现状的维系。
  观点:当本我、自我、超我处于和谐状态时候,人格没有问题,反之则会出现问题。
(三)焦虑与防卫机制
  防卫机制是一种自我调适的方法,包括正向和负向的。
 (四)性心理发展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将人的性心理发展作为人的心理发展的基础。他将性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器期。
二、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一)精神分析理论在实务中运用的原则
  (1)在治疗过程中坚持个别化原则。
  (2)精神分析理论强调要与服务对象签订治疗契约。
  (3)治疗者要为服务对象提供一个安全与支持的环境,以保证能够顺利地了解他隐藏在潜意识中的经验,并保证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不会给服务对象造成新的伤害。
  (4)精神分析治疗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自由联想。
  (5)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倾听和理解服务对象的想法与感受,要给予支持和接纳。
(二)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的应用
1.治疗情境
  在治疗开始时,社会工作者要与服务对象签订合约。在合约中要明确双方的角色分工、治疗计划和时间表。治疗情境还包括治疗者对服务对象的态度,治疗者要保持专业、同理的态度,同时还要以中立的态度分析问题。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服务对象的自主性和个别性,社会工作者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服务对象。
2.治疗关系
  在治疗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其感受到支持与安全,这样,他才可健将痛苦经验讲述出来。“同理”是精神分析治疗过程的最主要特征,这也是建立良好治疗关系的重要技巧。
3.治疗性对话
  治疗性对话包括自由联想、治疗性倾听和诠释过程。
  (1)自由联想。社会工作者鼓励服务对象说出心中最原始的想法或感受。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这些未经理性思维过滤的闪念是潜意识的反映。社会工作者通过分析这些闪念能够发现服务对象潜意识的内容,找出其中造成服务对象题的部分,帮助服务对象修正这些造成问题的潜意识,最终解决问题。
  (2)治疗性倾听。社会工作者运用“同理倾听”,尝试将自己置身于服务对象的情境中,了解其想法与感受。社会工作者通过“广泛注意”和“同理倾听”逐渐建立起服务对象内心世界的“工作模型”
  (3)诠释过程。包括4个技巧:一是面质,指出服务对象不自觉并且重复的特定行为或话语,引发服务对象思考其背后的含义。二是澄清,协助服务对象了解其经验的细内涵,主要涉及挖掘出过去对现在的心理现象的影响。面质与澄清有助于服务对象对其经验有更多认识,但是不能呈现潜意识的意义。三是诠释,涉及潜意识内涵的呈现与说明,如愿望、情感与防卫机制。诠释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服务对象将潜意识转化为意识。四是整合,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经验的整体认识。
下列说法中,符合精神分析理论的是(  )。
A.潜意识对人的行为几乎没有影响
B.本我随时间与经验的改变而逐渐发展成长
C.防卫机制是超我为了清除不愉快情绪体验所采取的方法
D.人的欲望在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以不同的方式获得满足
答案:D
王女士今年69岁,最近因女儿为了工作经常去外地出差,她感到孤独、心烦、忧郁、睡不好觉。于是女儿寻求社会工作者给予帮助。社会工作者在与其交谈中发现王女士从小因母亲去世、父亲再娶而失去关爱;在39岁时生第二个女儿,丈夫常不在家,她也曾出现过心烦、睡眠差,胸部烧灼感,血压升高的现象。
但是,王女士自己并不愿意承认,更不愿意多谈那段经历,只是强调身体不舒服等。根据王女士的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判断王女士幼年时的经历是造成她这种状况的一个深层的原因,因此决定依据(  )对其进行治疗。
评论责编::admin
广告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