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
简答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高中“歌唱”模块的学生
教学内容:学唱《赶牲灵》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点。(10分)
(2)针对教学重点,设定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15分)
(3)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10分)
教学对象:高中“歌唱”模块的学生
教学内容:学唱《赶牲灵》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点。(10分)
(2)针对教学重点,设定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15分)
(3)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10分)

参考答案:暂无进入在线模考
【参考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陕北民歌信天游的风格特点,能够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聆听、体会、分析、学唱等方法,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提升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力。
3.感受歌曲的情绪及陕北民歌信天游的独特魅力,产生对民歌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
了解陕北民歌信天游的风格特点,唱准歌曲中的倚音、一字多音及衬词部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分别演唱《茉莉花》《沂蒙山小调》《小河淌水》。演唱完毕,询问学生演唱的歌曲名字以及所属的地区。(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并导人新课:《茉莉花》是江苏民歌,《沂蒙山小调》是山东民歌,《小河淌水》是云南民歌。每个地区的民歌都有其地方的特色,我们通过歌唱就能发现其中的韵味。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新的民歌——《赶牲灵》。
(二)初步感知
1.教师带领学生初听歌曲,并提问: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的旋律高亢而又细腻,歌词质朴而又风趣,民族风味浓厚。
2.教师带领学生再次聆听歌曲,并提问: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中速稍慢,情绪是极富有生活气息的。
【设计意图】
教师播放乐曲并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初步获得对乐曲的感性认识,培养音乐的感知能力,为接下来学唱歌曲做好准备。
(三)学唱歌曲
1.发声练习,教师带领学生采用“a”母音进行发声练习,同时提示学生在演唱中注意嗓音保护。
2.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教师提问:歌曲的旋律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旋律中存在四、五度跳进以及七度和八度的音程进行,地区风格特点明显。
教师再次提问:这是哪里的歌曲?(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是陕北民歌——信天游,流行于陕西北部和与之接壤的宁夏及甘肃的东部、山西西部以及内蒙古西南地区。其形式自由灵活,每两句为一小节,押韵;有的一节表达一个意思,有的几节组成一个部分,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调子自由,单纯易唱;每段常转韵,多用比兴叠字和衬字。歌曲中有两个乐句,是二乐句乐段的一首歌曲。
3.教师请同学们前后四个人为一小 组,进行自行学唱旋律。教师巡视指导。之后,教师请小组进行展示,提出问题(如倚音部分唱得不够准确)并给予建议。
教师讲解倚音的演唱技巧:上方音基本不占时值,要快速演唱,落音在下方音上。学生反复练习。
4.教师弹奏钢琴,学生完整演唱旋律,特别提醒注意倚音部分的演唱。
5.教师引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诵歌词,并请学生思考:歌曲的歌词描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讨论并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描绘了少女盼望赶牲灵的情人归来的心理活动,将此幅画面描绘得惟妙惟肖。
6.教师引导学生加歌词完整演唱歌曲,纠正歌词及旋律的对应问题。
请学生思考:歌曲中的一字多音部分和衬词的部分应该怎么演唱?(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演唱歌曲中的一字多音部分,气息要深沉,在稳定节奏的前提下快速地演唱过去;衬词部分应该要口语化和生活化,将生活韵味演唱出来。
7.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
通过对歌曲的旋律走向、唱词用韵以及倚音等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了解信天游的音乐特点。通过练习一字多音,加深对陕北民歌音乐风格的理解。
(四)巩固提高
教师请学生以音乐小组为单位,为歌曲《赶牲灵》进行创编,可以改编旋律或者创编新歌词。
学生进行展示,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创编活动,可以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音乐创造能力,进一步感受信天游音乐特色,加深对信天游的理解。
(五)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音乐内容,教师鼓励学生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作业:课后搜集我国其他地区的民歌,下节课一起分享。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陕北民歌信天游的风格特点,能够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聆听、体会、分析、学唱等方法,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提升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力。
3.感受歌曲的情绪及陕北民歌信天游的独特魅力,产生对民歌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
了解陕北民歌信天游的风格特点,唱准歌曲中的倚音、一字多音及衬词部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分别演唱《茉莉花》《沂蒙山小调》《小河淌水》。演唱完毕,询问学生演唱的歌曲名字以及所属的地区。(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并导人新课:《茉莉花》是江苏民歌,《沂蒙山小调》是山东民歌,《小河淌水》是云南民歌。每个地区的民歌都有其地方的特色,我们通过歌唱就能发现其中的韵味。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新的民歌——《赶牲灵》。
(二)初步感知
1.教师带领学生初听歌曲,并提问: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的旋律高亢而又细腻,歌词质朴而又风趣,民族风味浓厚。
2.教师带领学生再次聆听歌曲,并提问: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中速稍慢,情绪是极富有生活气息的。
【设计意图】
教师播放乐曲并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初步获得对乐曲的感性认识,培养音乐的感知能力,为接下来学唱歌曲做好准备。
(三)学唱歌曲
1.发声练习,教师带领学生采用“a”母音进行发声练习,同时提示学生在演唱中注意嗓音保护。
2.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教师提问:歌曲的旋律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旋律中存在四、五度跳进以及七度和八度的音程进行,地区风格特点明显。
教师再次提问:这是哪里的歌曲?(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是陕北民歌——信天游,流行于陕西北部和与之接壤的宁夏及甘肃的东部、山西西部以及内蒙古西南地区。其形式自由灵活,每两句为一小节,押韵;有的一节表达一个意思,有的几节组成一个部分,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调子自由,单纯易唱;每段常转韵,多用比兴叠字和衬字。歌曲中有两个乐句,是二乐句乐段的一首歌曲。
3.教师请同学们前后四个人为一小 组,进行自行学唱旋律。教师巡视指导。之后,教师请小组进行展示,提出问题(如倚音部分唱得不够准确)并给予建议。
教师讲解倚音的演唱技巧:上方音基本不占时值,要快速演唱,落音在下方音上。学生反复练习。
4.教师弹奏钢琴,学生完整演唱旋律,特别提醒注意倚音部分的演唱。
5.教师引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诵歌词,并请学生思考:歌曲的歌词描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讨论并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描绘了少女盼望赶牲灵的情人归来的心理活动,将此幅画面描绘得惟妙惟肖。
6.教师引导学生加歌词完整演唱歌曲,纠正歌词及旋律的对应问题。
请学生思考:歌曲中的一字多音部分和衬词的部分应该怎么演唱?(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演唱歌曲中的一字多音部分,气息要深沉,在稳定节奏的前提下快速地演唱过去;衬词部分应该要口语化和生活化,将生活韵味演唱出来。
7.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
通过对歌曲的旋律走向、唱词用韵以及倚音等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了解信天游的音乐特点。通过练习一字多音,加深对陕北民歌音乐风格的理解。
(四)巩固提高
教师请学生以音乐小组为单位,为歌曲《赶牲灵》进行创编,可以改编旋律或者创编新歌词。
学生进行展示,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创编活动,可以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音乐创造能力,进一步感受信天游音乐特色,加深对信天游的理解。
(五)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音乐内容,教师鼓励学生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作业:课后搜集我国其他地区的民歌,下节课一起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31.下图是“*****”中“木之属”乐器,它常在****合奏中运用,用来表示**开始,其名称是()。
A.柷
B.磬
C.镛
D.缶
最新试题
35.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对该教学设计中的主要目标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析(7分),并提出改进建议。
类型:简答题2023-03-13
某高中音乐课程“**”模块,以教授**与**力主要内容,学生选课活跃。报名人数众多,然而,该模块在****中碰到了许多困
类型:简答题2023-03-13
依据普通**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 教学对象:选修模块的学生 教学内容:学跳街舞 要求:(1)
类型:简答题2023-03-13
分析下面谱例,并按要求作答。 要求:(
类型:简答题2023-03-13
要求:用****编配低声部(无需写歌词),与***上形成对比。
类型:简答题2023-03-13
在开展“**”模块教学时,老师带学生到**的某镇进行采风。下列选项哪一个不属于**活动()。
类型:单选题2023-03-13
下面谱例出自钢琴***鳟鱼**,其中第*声部的演奏乐器是
类型:单选题2023-03-13
下列关于高中***模块合唱**练习教学播述,正确的是
类型:单选题2023-03-13
“在欣赏《*****》时,教师提供了不同版本的音乐给学生聆听和感受。该活动主要运用的****是()。
类型:单选题2023-03-13
在欣赏***作品的时候,应让学生关注**最能体现其特征的要素()。
类型:单选题20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