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依据
(1)教学目标的确立要满足《语文课程标准(高中)》的要求,高中语文课程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语文课程应该引导学生自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单元教学要求、本课的特点及学生情况,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故确立了以上三维教学目标。
(2)根据单元教学要求,该课文选自某高中语文教材必修2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本单元是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单元,在单元中明确指出: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还要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中公教师提供本单元的教学要注意诗歌所表现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通过多种朗读的形式,独处诗歌的节奏和韵味,体会诗中所蕴含情感。
(3)根据诗歌内容设计,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因此设立了这样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0.【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以及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过程:
1.以“忧”字为核心解读诗歌。学生自由诵读后,小组讨论探究:全诗当中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为何而“忧”?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时光易逝、贤才难得、功业未就。
①时光易逝
学生再读诗歌,思考:“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这四句诗只是对自己说的吗?他有没有对别人说的意思?
明确:既包含了自己的人生抱负,也在巧妙提醒人们珍惜时间,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