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 考呗网 > 教师资格 > 历年真题 >

2018下半年教资资格《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最新)

蚂蚁考呗网     [ 2018-11-04 ]   点击次数:


2018下全国教资统考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二、案例分析题

16.【参考答案】

(1)首先,教师讲解“沉郁顿挫”的含义,让学生理解,然后用杜甫的《登高》让学生来感悟“沉郁顿挫”的风格,以及品析诗歌中从哪里可以读出“沉郁顿挫”,并且给出相关的提示,具体从哪些地方着手,以及表达要求。在这个部分,体现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

其次,安排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诗歌,并且自由讨论,接下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在这个部分,体现出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问题是学习的出发点,问题诱发求知欲,激起学生阅读这篇课文的欲望。

再次,在学生分享讨论结果的时候,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引导,在第一位学生回答完后,教师用《沁园春•长沙》引导学生进行对比,然后让学生得出“沉郁”之感,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从别的角度进行分析,在学生从“鸟飞回”的意象角度解读后,学生回答并不完善,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引导学生得出更完善的结论,并且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适当的反馈点评,然后引导学生从“顿挫”的角度再次解读文本,最后教师安排学生听音频再次感受诗歌的“沉郁顿挫”。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需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学生通过自己分析感悟作品,得出对作品的独特理解,有助于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学生的独特阅读体验,也进行了适当的引导,把握了课堂节奏,但是教师在部分环节的对学生的反馈不够及时,并且部分问题的引导不够恰当,这对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教学效果: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理解了沉郁顿挫的含义,并且能够在对比分析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但是教师对于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并没有高效反馈,没有知人论世,情感目标未能有效达成。

(2)

优点:新课程标准要求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该教师给出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后,面向全体同学,积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并且发挥教师了评价的激励功能,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以点头认可和“很好”等词给予学生肯定,并且能够针对学生的问题给予一定的指导,如学生在回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联时,教师就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讲解说明,以上教师的行为值得肯定。

评论责编::admi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