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述人:罗坤
陕师大实验小学、港务区陕师大陆港小学校长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所小学绝对算得上是一所创造“奇迹”的学校——创建于2013年、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附设的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在短短7年多的时间里,就实现了超常规发展,成为了一所特色鲜明,高品位、高质量,让家长和社会满意的名校。
你一定会很好奇:这所以“实验”为己任、拥有先进前沿教育教学理念和做法的小学,为孩子们创设的别样课堂是什么样子的呢?背后又有哪些玄机呢?今天,就跟着我们一起去探寻其中的奥妙吧~
我们的“课堂”
在“跨界”与“编织”中焕发活力
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始终以“培养合格的人”为重,提倡“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立足实际、着眼未来,不断创新超越,全力践行“灵·动”的课程哲学理念。以学校为主体行课程建设,是学校发展和育人的一种内在需求,更是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因而,学校在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精品化、课程体系特色化方面作了大量探索。
2016年,学校构建了包括“三大维度”“四大主体”“五大板块”、涵盖80多门不同类型课程的“蒲公英”课程体系,让学校内的每一个个体和生命在课程的滋养下都得以成长,享受幸福和阳光,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得到了西安、陕西乃至全国的高度关注,学校相继获得了“全国品质课程实验学校”“陕西课程创新示范校”等荣誉称号,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更是将“西安市小学课程发展研究中心”设在了这里。
在课程建设中,我们构筑了创新型教学模式,积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改革课堂教学,以落实“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创建了全国首屈一指、基于认知科学的小学阶段学生发展支持系统,作为“蒲公英”课程体系的内循环系统,学习支持中心采取“三级预防、双系统干预”的工作模式,全方位分层解决学生在小学阶段面临的各种学习问题,开发学习潜能,发展良好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
我们的“课堂”,让儿童站在课程的中央、学校的中央、课堂的中央;我们的“课堂”,在“跨界”中打破传统边界,在“编织”中因材施教、减负增效;我们的课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成长。
在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正是有了“蒲公英”课程体系的强力支撑与构建,才有了教室里的创新“小课堂”、校园里的花样“新课堂”,以及走进广阔社会的“大课堂”。这些“课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让我们“课堂”的概念与范围不囿于教室,让我们“课堂”的内涵呈现出层次丰富、特色鲜明的样貌。
“蒲公英”基础课程——
创新“小课堂”: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同学们,你们可以把手中的一小片柠檬放进嘴里尝一尝,感受一下酸的感觉”
“我喜欢审辩式阅读课,在课堂上我们就像一个个小侦探,老师抛出一个个问题,我们一步步去寻找线索,证明自己的观点。”
“请完成第一个阅读问题的同学,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
“这次我们的项目式学习主题,是制作降落伞”
“让我们用数据看十四运,用数据表达对全运会的畅想”
“让我们来感受古人的科技智慧,用现代科技手段来解决身边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