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有趣的课堂场景,在陕师大实验小学却是司空见惯的景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与实践:语音、语素教学,以及分级指导性阅读、审辩式阅读等语文优势学科的建设;开设美育课程,进行国家美术课程的校本化探索;创设纯正英语环境,在轻松愉悦中学习语言的浸入式英语;学科间大主题配合的交融式主题教学与“以探究为主要目的”的多学科项目式教学齐头并进,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力;“必修+选择性必修”的体育课……这一系列主题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基础课程,无一不体现着“尊重学生成长、突出个性选择”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理念,让学生“一人一张课表”,培养他们鲜活的个性、成为更好的自己。
好教师成就好学生,好课堂成就好未来。教师是整个课堂改革的核心力量,那么,学校建设一支能够打造高效高质课堂的教师队伍的“秘籍”是什么呢?
![]()
省内、国内乃至全球业内知名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与引领。
![]()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派驻全科教研员深入到学校,每周定期高频次高水准地指导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深化了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对推动学校教科研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学校教科研注入了全新活力。
![]()
研究课、亮相课、同课异构……学校全方位、分层次、常态化的教育教学“大练兵”。
一直以来,我们把教师培训作为学校最优先、最有价值投入的工作。打破了“零敲碎打”的教师培训模式,邀请专家驻校指导,提升教师教育教学专业能力,还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搭台子、铺路子等形式,为教师提供多样的学习研究空间,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深化教师对课程的理解。
“蒲公英”拓展课程——
花样“新课堂”:每个人都是Superstar
包括击剑、舞蹈、民乐、管乐、陶艺、茶艺、戏剧、轮滑、机器人、足球、篮球、魔方、武术、书法、篆刻、文物修复、阅读与绘画等在内的80多类拓展课程,由省市专业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周一至周五下午,尤其在周五实行全体学生走班教学。全员参与、走班教学,这一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
![]()
![]()
![]()
除此之外,学校通过为孩子们提供平台与机会,创设一系列公益服务岗位等,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得到锻炼与成长,真正成为校园的主人。
![]()
以中队为单位,通过招投标、签订合同等流程,竞聘上岗成为餐厅小助手。目前,餐厅小助手这一学校独具特色的实践活动,已经升级至3.0版,学生们不仅仅轮流为本班师生服务打餐,更承担起餐厅清理打扫的工作。
![]()
“绿野仙踪园”里播种“桌面田”。同学们在照料作物的同时,用科学的方法撰写观察日记,完成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