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简答题材料: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某教师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思路:
(1)初步学习DNA分子的结构。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DNA分子的结构层次,图解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基本要点。
(2)通过组装DNA模型,理解DNA分子结构特点。教师先让学生观察桌面上的一些DNA模型的小零件,猜测一下每个零件分别代表什么结构。然后要求学生利用这些材料自行组装,互相检查组装出来的模型最多有多少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从而得出“共有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结论。
教师再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各组把每个成员做的“脱氧核糖核苷酸”连接成DNA。
学生边讨论边组装,气氛非常热烈,并且很快发现了问题。如是否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脱氧核糖和磷酸如何交替连接等。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基本都能通过小组的协商来解决。各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DNA模型,教师提醒学生仔细观察,纠正错误,进而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
(3)通过观察、比较各组所做的DNA模型,总结DNA分子的共同性与特异性以及碱基数量关系。
(4)习题巩固。
问题:
(1)分析本节课有哪些成功之处。(10分)
 (2)请画出DNA双螺旋结构平面示意图,并说明DNA结构的特点。(10分)

参考答案:暂无进入在线模考
(1)成功之处:
①本案例中,教师把模型贯穿始终,让学生通过建立模型学习DNA的结构,使理论知识更加直观化,以突破难点:
②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加强了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③通过交流、合作,小组成员一起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有效达成知识和能力目标;
④通过探究、观察等活动,有效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领悟建立模型的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结构如示意图:

DNA结构特点: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③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对,以两个氢键相连:G与C配对,以三个氢键相连。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3《齐鲁晚报))2009年7月15日报道,某省十几个城市的玉米患“粗缩病”,该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粗缩病”病毒引起的。关于“粗缩病”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粗缩病”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
A.“粗缩病”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
B.其遗传物质的复制所需原料来自寄主细胞
B.其遗传物质的复制所需原料来自寄主细胞
C.组成其核酸的基本元素是C、H、O、N
C.组成其核酸的基本元素是C、H、O、N
D.“粗缩病”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D.“粗缩病”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最新试题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为:阐明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量减半的精细胞或卵细胞。运用细胞减数分袋的模型,阐明遗传信息在有

类型:简答题2023-03-13

某教师***时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为:学生在学习第3章"基因的本质”后.*,而第4章“基因的表达”内容不仅抽象复杂,而且涉

类型:简答题2023-03-13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实验是"分子 与细胞”模块的一个比较基础的验证性实验。查阅文献可以发现,许多教师在实验材料、实验

类型:简答题2023-03-13

植物光合作用***,这在植物界中广泛存在。某研究小组***,其研究数据和实验结果如图8、

类型:简答题2023-03-13

为改善,科研人员综合考虑海拔差异和人为干扰,(图7)进行研究

类型:简答题2023-03-13

为了调**,某教师设计了***。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类型:单选题2023-03-13

生物学家有时会**去构造陌生、抽象的概念,如***等 ,体现了这些概念具有的特性是( ) 。

类型:单选题2023-03-13

生物学课程***四个方面。某教师在“生 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节中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为当地生态系统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类型:单选题2023-03-13

情境创设在生物学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 ①*** ②强化 教师的课堂主导地位 ③**** ④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类型:单选题2023-03-13

生物进化的理论在三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淘汰旧学说、吸纳新观点。某教科书上写到,***。 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学知识的特性是

类型:单选题20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