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 考呗网 > 社会工作者 > 历年真题 >

2019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名师解析WORD版本)

蚂蚁考呗网     [ 2019-07-04 ]   点击次数:
 
2019 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 6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

1. 小陈随丈夫从小城镇移居到了大城市,丈夫常常出差,没有时间陪她。小陈在陌生的环境里没有朋友,非常孤单,几次应聘工作失败,感到很泪丧。为此,小陈找到社会工作者大李寻求帮助。大李与小陈一同就需要解决的问题商定期望达到的具体目标,并一一进行了讨论、确定了优先顺序。大李此举的目的是为了  。
A.解释服务目标B.选择服务方案C.筛选服务目标D.执行服务方案答案:C
【解析】筛选目标:这步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一同找出期望达到的初步目标并对各个目标进行讨论,以决定具体的目标。社会工作者可以与服务对象一起将可能的目标写出来,然后与服务对象逐个对目标进行筛选。当不能确定目标时可以使用从 1~10 的量变给每个待定的目标打分,挑选出服务对象最希望和最迫切的改变目标。
 
2. 老张因保外就医成为社区矫正对象。社会工作者去老张家进行家访时,通知他本周三到社区矫正中心参加法制讲座。上述情况中,老张属于  的服务对象。
A.主动求助B.机构转介C.外展发现D.非自愿型答案:D
【解析】非自愿型服务对象:指那些由政府、法院或其他有权力的部门或个人(包括父母、 老师等)将需要协助的服务对象转介给社会工作的服务机构,以协助其解决问题的服务对象。非自愿型服务对象是被动接受帮助的,这种特性使得他们在接受服务时通常会存在或表现
某些抗拒情绪和行为。在社会工作的助人活动中,与这类服务对象的专业关系通常不易建立,需要进行相当细致的工作,同时需要非常娴熟的工作技巧。
 
3.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社区中半失能老人开展了一系列服务。下列服务中,属于间接服务的是  。
A. 开展半失能老人社区联谊活动
B. 优化半失能老人服务质量评估流程C.每月为半失能老人举办一次生日会D.组织社区居民结对帮助半失能老人答案:B
【解析】ACD 均是直接作用于社区中的半失能老人,B 选项通过优化半失能老人服务质量评估流程,来间接服务于老人。
 
4.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拟在杨村开展精准扶贫项目。该机构社会工作者在项目计划中详细列出了服务的目的及目标、关注的问题和对象。按照服务计划构成的要求,该项目计划的内容还应包括  。
A. 服务要使用的方法

B. 服务要改变的人 C.服务要影响的政策D.服务要改变的系统答案:A
【解析】服务计划由以下几部分内容构成:(一)目的及目标;(二)关注的问题与对象;(三)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动。
 
5.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为激发服务对象的内在动力,社会工作者大刘注重服务对象的参与, 由服务对象对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进行自主决策,学习如何承担责任。大刘选择上述 介入行动所遵循的原则是  。
A.瞄准精准扶贫的目标 B.尊重服务对象自决权 C.关注服务对象的特点 D.注重服务的经济效益值答案:B
【解析】介入行动的原则:(一)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二)个别化;(三)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四)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五)瞄准服务目标;(六)考虑经济效益。题中社会工作者大刘遵循的原则属于服务对象自决。
 
6. 小蓉是小学四年级学生,每天上学要走两小时山路,最近上课时多次晕倒。社会工作者小王家访时发现,小蓉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亲外出出打工,收入很不稳定,母亲离家出走,音讯全无;爷爷患重病,治疗花掉家中所有积蓄。小王拟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方法为小蓉一家提供服务,依据该方法的实务原则,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链接医疗资源,查明小蓉晕倒的原因 B.组建家庭工作团队,拟订具体帮扶计划
C.联系小蓉的父亲,建议他每周与小蓉通话 D.向村委会报告,协助小蓉一家申请困难救助答案:A
本题考查的是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工作服务方法的实务原则,在服务过程中儿童的安全和 健康是第一需要考虑的,本题也是顺序题,“首先”优选选择保命保安全安抚情绪的选项。其他选项可以慢慢开展。
 
7. 社会工作者小王每月为学生家长组织一次“好家长”工作坊,工作坊的主题由家长确定, 涉及儿童的营养、行为习惯、学业、亲子关系等方面,小王提供的上述服务,其内容属于
  。
A. 家庭辅导
B. 儿童问题辅导C.亲职辅导
D.家庭团队工作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中家庭支持服务内容,儿童的营养,行为习惯,学业,亲子关系等方面的服务主要是提升家长的亲职能力,因此是亲职辅导。
 
8. 某社会工作机构了解到当地小学下午放学较早,许多学生家长因工作原因法照看孩子,

于是,该机构与社区居委会合作开办了“四点半课堂”,开展学生临时托管、课后学习辅导等服务。该机构的上述工作属于  儿童福利服务。
A.支持性B.保护性C.补充性D.替代性答案:C
【解析】本题考的是儿童社会工作类型,补充性儿童福利服务包括为时间和精力不足的父母提供托育服务
 
9. 社会工作者小谢在某村开展精准扶贫时发现一户需要帮助的家庭,这家的父母一年前意 外离世,留下三个孩子,老大已成年在外务工,老二和老三在镇上读初中,家庭经济困难。老二和老三在小谢的协助下递交了孤儿资格条件认定的申请并获得通过,按时领到了生活 费。小谢的上述服务属于  。
A.链接政策资源B.提供家庭支持C.改善家庭监护D.开展家庭寄养答案:A
【解析】本题考的是融合服务介入的形式中的资源链接,通过申请孤儿资格认定从而获得政策资源,答案从题干描述中可以选出。
 
10. 社会工作者老蒋在外展工作中发现了一名 13 岁男孩,男孩瘦小的身上留有许多新旧伤痕,经询问后得知,男孩常因吃饭慢、衣服脏、事情做不好而遭到母亲打骂。老蒋进一步调查评估后,初步判断男孩可能遭受了家庭暴力。为此,他首先应当  。
A. 向公安机关报案
B. 为男孩寻求法律援助C.对母亲进行法治教育
D.将男孩安置到儿童福利机构答案:A
【解析】本题考的是儿童社会工作介入中的危机介入,儿童遭受家庭暴力后首先要保证儿童的安全,也是顺序题的原则,保命保安全。
 
11. 社会工作者小杨发现,社区内有一群辍学在家的青少年,他们经常聚在一起抽烟喝酒, 夜不归宿。小杨计划通过开展一系列服务引导这些青少年进行自我探索、增进自我认知、 改变不良行为、改善他们与父母的关系,预防这些青少年出现“不正常社会化倾向”问题。小杨的上述服务计划属于  。
A.危机干预B.临界预防C.社区矫正D.社会观护答案:B
【解析】考察的是临界预防的含义。

12. 社会工作者根据“生涯选择配合论”为青少年开展生涯规划小组工作,其中一节的工作目标是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更好地认识外在工作世界与个人内在世界的关系。与该节小组工作目标相匹配的小组活动应聚焦在帮助他们了解  。
A. 职业所需能力
B. 各种职业的报酬率C.职业所需特质
D.职业的分类和内容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涯选择配合论的四个配合内容,兴趣匹配的是职业的分类和内容。
 
 
13. 社会工作者小丁在社区为青少年的父母开展亲职教育小组工作,其中一节是根据父母效能训练模式帮助这些父母了解“积极倾听”的意义。小丁应在该节小组工作中帮助他们
  。
A.觉察自己以往对子女教育方式的利弊 B.用子女能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C.从子女视角看问题,了解他们所思所想D.学习使用“我”讯息,与子女进行沟通答案:C
【解析】考察“倾听技巧”,倾听是能接纳子女,能从子女观点看问题,尊重子女的自主性等。
 
14. 社会工作者小江运用艾瑞克?伯恩沟通分析理论中的“脚本分析技术”,帮助社区青少年了解成长环境对自己人际沟通形态的影响,提升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为此,小江应协助社区青少年  。
A.觉察自己的自我状态B.反思自己的沟通形式C.反省自己的沟通技巧
D.觉察自己的“生活地位”模式答案:D
【解析】每个人从早年开始,因受父母及成长环境的影响,就已写定了自己的(生命脚本)
评论责编::admin
广告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