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C】解析: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方法。为特殊需要的未成年人提供社会救助是《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社会保护的方法。
55.【B】解析:婚姻家庭政策法规。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ACD均属于干涉结婚,故应选B。
56.【C】解析:劳动就业政策法规。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57.【A】解析: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低保审核审批办法》将家庭经济状况界定为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拥有的全部可支配收入和家庭财产。家庭可支配收入是指扣除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及个人按规定缴纳的社会保障性支出后的收入,主要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净(纯)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以及其他应当计人家庭收入的项目,根据本题情境,退休费属于工资性收人。而优待抚恤金、计划生育奖励、见义勇为奖励性补助,一般不计入家庭收入,故应选A。
58.【B】解析:医疗救助政策法规的救助对象。根据教材内容,AC选项属于城乡低保家庭成员和五保户,D选项为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符合《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关于医疗救助对象的界定范围,故应选B。
59.【D】解析:工伤保险政策法规之“工伤的认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是故意犯罪的;二是醉酒或吸毒的;三是自残或者自杀的。
60.【B】解析: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之“获得家庭赡养与扶养的权利”。赡养人有义务耕种或者委托他人耕种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或者委托他人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归老年人所有。
二、多项选择题
61.【ABDE】解析:我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
62.【BCD】解析:参见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
63.【ACE】解析: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社会工作者面临的伦理难题本质上是价值观优先性与行动选择的秩序所产生的矛盾。在本题情境中,小张面临的社会工作专业伦理难题主要涉及保密问题和对服务对象的支持问题,故应选ACE。
64.【DE】解析: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之“大众传媒”。根据教材内容,大众传媒主要是指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分为旧传媒(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和新传媒(有线电视、电脑报刊、互联网、卫星电视等)。故应选DE。
65.【BDE】解析:本题考点为“中年阶段的主要特征”。中年阶段,更年期可能会导致情绪波动,烦躁易怒。中年人在事业、地位和财富上基本达到个人的生活巅峰,能熟练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更智慧地解决问题。故应选BDE。
66.【CDE】解析:个案会谈的技巧中的“引导性技巧”。引导性技巧主要包括澄清、对焦和摘要,其中,C选项和E选项是澄清的技巧,D选项是对焦的技巧,故应选CDE。A选项和B选项分别是影响性的技巧中的“对质”和“忠告”的技巧。
67.【BCD】解析: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参见教材相关内容。
68.【ABE】解析:个案工作“开展服务阶段”之专业角色的扮演。根据教材内容,“使能者”的角色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自身拥有的专业知识和技巧调动服务对象自身的能力和资源,发挥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有效改变,故A选项正确。“经纪人”又叫“联系人”,该角色是指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寻找有关的服务,故B选项正确。“教育者”的角色是指社会工作者指导服务对象学习处理问题的新知识、新方法,调整原来的行为方式,故E选项正确。综上所述,答案应该是ABE。
69.【BCE】解析:后期成熟阶段小组及组员的一般特点,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责任。参见教材相关内容。
70.【ACE】解析:小组工作技巧之“沟通与互动技巧”。在本题情境中,社会工作者与组员分享了自己上大学的经历是适当自我表露的技巧,及时向组员传递尊重、接纳与鼓励是专注和倾听的技巧,简明扼要复述组员发言中的主要观点和重要信息,使其具有条理性和逻辑性是及时进行小结的技巧。故应选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