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行测模块备考的重点在于总结和思考,总结每场考试的侧重点,思考各考点之间的联系,理清思路后再为接下来的考试做准备。
2016年国考的常识模块出的令人“拍案称奇”,让人不得不佩服命题人的大智慧。不仅涵盖了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等各个知识点。而且整体的专业性也不是很强,平衡了不同专业考生的要求,即便如此也依然考出了区分度。对于接下来的省考、联考不排除命题人会以此种方式来考查大家。下面学宝云课堂老师带着大家对国考出现的20道常识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方便大家在常识方面的备考!
【归纳】时政篇
一、“‘四个全面’是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下列与‘四个全面’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这一题考查的是当今时政问题,要求考生掌握关于的“四个全面”方面的相关知识,从A、B、C、D四个选项中我们看到先后出现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江苏调研等国家发生的重要事件,要求大家对国家组织的重要会议有一定了解。
二、“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实行宪法宣誓的人员不包括( )”此题考查的也是时政问题,考查的内容就是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中作出的关于宪法宣誓的决定。
【总结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是大家对于国家近期时事政治的了解程度,比如近期发生的重大的事件、举行的重大会议、颁布的法律法规、提出的各种理念,……等等这些是公务员考试考查的知识点。今年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十三五”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也将会成为公务员考试考查的内容。因此大家在常识备考时,要多多关注国家的发生的大事,因为国家的一呼一吸,都会使公务员试卷瞬息万变!
【归纳】法律篇
一、“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这体现了法治政府建设中哪项要求( )”本题考查的是《行政法》的相关内容,虽然说这是一道关于法律的题目,但是专业性并不是很强,我们从题目中所给的字面意思,“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就可以直接锁定“权责法定”这个答案。
二、在地市级试卷中,出现四题关于法律的题目,比如:“下列说法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是( )”、“下列处理问题的说法不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是( )”、“下列情形中,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的是( )”、“下列某食品厂相关的做法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是( )”这几题分别考了民法、行政法、刑法、食品安全法。不少非法律专业的同学会开始抱怨,但是我们从选项设置中就可以看到,我们可以很快的排除一些错误选项,比如:“二十周岁的周某,醉酒后殴打他人致人重伤”周某一定要付刑事责任,题干要求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的,这样的选项就可以一下排除,但是要想选择出正确答案,还是要求大家对法律知识有一定了解,完全的法盲是选不出正确答案的。
【总结分析】
从2016年国考中出现了五道法律题,我们就可以看到法律在公务考试中的比重,这也将是省考常识部分考查的重点内容。国考不是专门为文科类专业的考生准备的,从题目选项设置上就可以看到,根据大家一些日常经验和常识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当然要想把所有的题目都做正确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求大家掌握法理、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一些基本的知识,同时对于最近时间颁布或者修订的法律也需要大家去研读一番,做到对于法律有概念上的了解。
【归纳】文学常识篇
“下列历史人物与其著名言论对应错误的是(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与下列哪一观点属于同一学派( )”、“下列作品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的是( )”、“下列与对联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哪项不属于古人的林业思想( )”这五题是国考中地市和副省级试卷出现所有关于文学常识的题目。题目考到了历史人物的言论,历史上各家学派的言论和思想,道家“无为而治”、儒家的仁爱思想、兵家、法家等等重要的理论,文学著作的背景常识和对诗句的意思理解,以及对联的平仄及意思的理解。
【总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