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
通知指出,房地产中介机构不得为购房人提供或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房抵经营贷等金融产品的咨询和服务,不得诱导购房人违规使用经营用途资金;在提供新房、二手房买卖经纪服务时,应要求购房人书面承诺,购房资金不存在挪用银行信贷资金等问题。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建立房地产中介机构和人员违规行为“黑名单”,加大处罚问责力度并定期披露。
记者了解到,各地已经开展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问题专项排查工作。
上海银保监局7日公布辖内商业银行个人住房信贷管理自查和监管稽核调查情况。截至目前,本次监管稽核调查已发现123笔、3.39亿元经营贷和消费贷涉嫌被挪用于房地产市场,同时还发现部分银行首套房认定不准确、数据填报不规范以及外部“助贷”机构违规问题突出等情况。
自3月1日开始,上海银保监局选取辖内16家银行开展了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市专项稽核调查。通过稽核调查,上海银保监局发现六类典型违规案例,包括个人经营贷款违规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企业经营贷违规用于支付购房款;消费贷违规用于本行住房贷款首付款;部分空壳公司集中作为受托支付交易对手,接收多笔个人经营贷款,部分贷款资金涉嫌回流至借款人并用于购房;房产企业违规向购房客户提供首付资金;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用于购房认筹。
广东银保监局也于近期下发《关于组织辖内银行机构开展经营性贷款、个人消费贷款风险排查的通知》,多措并举严肃查处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行为。在组成核查组进驻有关银行开展现场调查取证同时,也积极部署全辖银行机构开展快速自查,全面摸排有关情况。
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以下简称“建行广东省分行”)组织辖内开展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风险排查,排查合计近9万户、金额超100亿元人民币。据建行广东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排查覆盖经营性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的授信调查、授信审查审批、授信后管理、第三方机构业务合作等方面。建行广东省分行表示,对排查出现异常的贷款,已按照合同约定,采取通知客户结清贷款等手段予以整改。
对购房者首付款来源,各家银行也加大了审查力度。据某房产按揭中介介绍,目前银行对申请房贷的购房者,做出如下要求:一是近6个月新增的消费贷、经营贷、30万元以上的信用卡消费、分期或融资,必须结清,并提供结清证明,否则不予审批,汽车消费贷、商用房贷款等除外。二是放款前不得有新增信用贷等相关负债。三是首付款来源须为自有资金。其中,全额支付首付款需提供全额支付凭证及对应支付账户流水,部分支付首付款需要提供定金转账凭证及流水、并提供差额80%自有资金余额资料。四是提供的流水不得显示有“贷款、贷款受托支付、借款、借贷、中介机构转款、融资机构转款”等字眼,否则不予审批。
不仅仅是针对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严格排查,收入和年龄不匹配等房贷情况也在进行审查。广东一房地产中介介绍,银行抽查到其经手的购房客户,让客户说明购房首付款来源。据悉,该购房客户刚毕业,年龄仅23岁。“其购房款是父母给的,我们针对这一情况也出具了相关证明函和保证函,证明该房产是购房者用于自住。”
严跃进认为,监管部门对经营贷、消费贷流入楼市严查体现了对房地产金融的强管控信号。这会促使一些商业银行、中介机构等在信贷方面审查更加严格。这对于一些后续想借助经营贷购房的人,操作空间会降低。客观上将会使得房产市场有所降温,尤其是一些热点楼盘。但无论怎么调整,落实“房住不炒”资金要管控到位,这样房地产市场才会更加趋于平稳。(记者吴丛司、孟盈如、吴燕婷)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