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机场工程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运输机场有一条3400m×45m跑道,两侧各设7.5m道肩。运行多年后出现病害,设计单位给出了跑道及道肩全长加铺沥青道面的改造方案,跑道及道肩的基本结构形式为:5cm沥青玛????脂(SMA13)上面层+8cm沥青混凝土(AC20)中面层+8cm沥青混凝土(AC25)下面层。建设单位通过公开招标,确定A施工单位中标。沥青道面施工采用全幅摊铺。本工程不停航施工管理方案获得民航地区管理局批准。
施工过程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本工程的不停航施工专项施工方案由施工单位编制完成。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后,施工单位随即组织人员进场施工。
事件二:采用自卸卡车运输沥青混合料,卡车司机把车斗停放在卸料口正下方,熄火装料。
事件三:施工单位申报了“主要施工机械进场报审表”,表中“单钢轮压路机,双钢轮压路机,轮胎压路机”项的备注为“用于AC20,AC25中、下面层终压施工”。
事件四:跑道及道肩SMA13上面层全幅摊铺施工时,摊铺设备布设如下图所示。

事件五:SMA上面层压实成型后,施工单位检测了沥青道面施工质量保证项目:压实度、渗水系数、厚度、平整度和检查项目a(检测频率为4000m2测1处)。
问题
1.事件一中,本工程是否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工程?不停航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还应完成哪些工作?
2.事件二中,指出卡车司机操作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3.事件三中,施工单位申报的施工机械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事件四中,指出摊铺设备布设不妥之处(不考虑横向摊铺搭接),说明理由。
5.事件五中,写出检测项目a的名称及检测方法,至少应检测多少处?

参考答案:暂无进入在线模考
1.
(1)属于。
(2)还应完成的工作包括:
①施工单位组织相关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或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并通过;
②经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审核。
【应试点拨】对于前半问,直接回答“属于”即可,没有必要做太多的赘述。对于还应完成的工作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专家论证;②建设单位的审核。但在组织答案时有几点必须注意:①专家论证由谁组织要回答出来,②论证的结果要回答出来即“通过”(因为专家论证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比如:审批表示的是结果,“批”有批准的意思。再如:检验、检测这样的词语表示的就是过程,所以在回答案例题时要写“检验合格”或“检测合格”)。③专项方案还应有建设单位的审核,具体的审核人是“项目负责人”,也有考生提到在《民航专业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安全管理规定(试行)》中提到的是建设单位,为什么这里要回答“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这是因为背景中的“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都落实到了具体的人,所以对于建设单位也要落实到具体的人。这里也说明了,想要得高分,除了掌握课本和规范的内容之外,背景资料对于答题更为重要。
【追本溯源】2022版课本P301。《民航专业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安全管理规定(试行)》,不停航施工工程为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需要遵守该规定 。
《规定》P03。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在施工单位审查、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后,施工单位还应当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经建设单位审批后方可实施。《规定》P11。六、不停航施工工程。
2.
(1)不妥之处:熄火装料。
(2)正确做法:装料过程中,卡车不熄火,多次前后移动,以减少混合料离析。
【应试点拨】
(1)对于“不妥之处”有的考生提出能不能写:“卡车司机把车斗停放在卸料口正下方,熄火装料。”如果从应试技巧的角度来进行考虑,把事件二的内容全部抄上都可以。但是,我们在回答问题时要力争精准。“卡车司机把车斗停放在卸料口正下方”从初始的停放位置来说,没有错。所以,对于不妥之处,写上“熄火装料”即可。另外我个人认为:“以减少混合料离析”不是采分点,因为这里问的是“正确做法”,而不是“原因”或“理由”。当然写上肯定也不会扣分。
(2)也有考生写:卡车处于着车状态。虽然说和“不熄火”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甚至看上去还有一点“高大上”。但是,没有“不熄火”来得直接。
(3)在答题时,对于背景资料的利用大致上可以分成两个方面:引用和应用。引用就是直接用,最典型的代表是:指出错误之处;应用就是在背景关键字的基础之上进行联系,比如这里的“熄火”和“不熄火”、“阴企口”和“阳企口”、通水、通电和通路及场地平整。应用通常为在背景的关键字的基础之上去找相反的内容,或是找与关键字在同一知识结构体系之下的其他相关内容。
【追本溯源】2022版课本P320。运输车在接料时宜多次前后移动,以减少混合料离析。
3.

(1)不合理
(2)理由:单钢轮压路机无法满足沥青面层平整度的要求,不能用于AC20,AC25中、下面层终压施工。(或直接回答单钢轮压路机不能用于AC20,AC25中、下面层终压施工。)
【追本溯源】2022版课本P320。沥青道面压实宜采用双钢轮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进行组合碾压作业,压实成型的沥青道面应满足压实度和平整度的要求。
4.
(1)不妥之处:相邻摊铺机前后距离—(5#与7#)25m和(4#与6#)20m。
(2)理由:为避免出现纵向冷接缝相邻摊铺机前后距离应不超过10m,上述相邻摊铺机前后距离(25m和20m)超过规定。
【追本溯源】2022版课本P320。为避免纵向施工冷接缝,宜采用多台同类型摊铺机梯队连续摊铺作业,相邻两台摊铺机前后距离应不超过10m。
【记忆点拨】对于数字“10”,我们可以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记忆:如果相邻摊铺机的前后距离超过10m,则会因为同一横断面相邻两辐之间间隔的时间太长(超时(10)),就会形成了冷接缝。所以,为避免出现纵向冷接缝相邻摊铺机前后距离应不超过10m(不能超时)。
5.
(1)检查项目a的名称为:表面平均纹理深度;
(2)检测方法:铺砂法;
(3)计算:3400×(45+7.5×2)÷4000=51,至少应检查51处。
【解析】本问的难度不在于数值的计算,而是在于检测项目a的确定。根据2022版课本P25和P201的内容及近几年对水泥混凝土面层质量检测的考核其实也可以比较容易地确定出“表面平均纹理深度”。
【追本溯源】《民用机场飞行区场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HM 5007-2017)P25。
【应试点拨】如果各位考生对《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和检验方法》表格(2022版课本P201)的内容熟悉的话前5项检查项目为:①弯拉强度、②混凝土抗冻等级、③板厚度、④平整度和⑤表面平均纹理深度。其中①和②沥青混凝土不涉及,③和④在背景资料中已经给出;很容易判断出a为表面平均纹理深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背景资料
某机场新建一条3800m×60m南北向跑道,配套建设助航灯光系统。跑道南端主降方向设Ⅱ类精密进近灯光系统,北端次降方向设Ⅰ类精密进近灯光系统。A单位承包跑道中点以北的道面施工,B单位承包跑道中点以南的道面施工,C单位承包目视助航灯光系统施工。
事件一:A和B单位施工进度保持一致,C单位派甲、乙两个安装队配合A、B单位进行道面施工,其中,甲安装队15人,乙安装队10人。
事件二:A单位已完成道面基础施工,准备浇注跑道道面,并将道面浇注计划通知了C单位。
事件三:C单位针对跑道道面上嵌入式灯具种类制定了详细施工计划和具体安装方案。
事件四:C单位对跑道中线灯1#、2#回路进行亮灯调试时,发现不正常现象:两个回路同时开灯时,检查跑道中线灯发光亮度均匀、颜色编码位置均正确;当仅1#回路开灯时,主降方向距跑道末端最后300m全部发红光;当仅2#回路开灯时,主降方向距跑道末端最后900m全部发红光。
事件五:工程预验收时,对跑道边灯的两个回路进行了绝缘电阻测试。测试结果:1#回路绝缘电阻为8MΩ,2#回路绝缘电阻为800MΩ。
问题
1.事件一中,C单位安排哪个安装队与B单位配合较合理?说明理由(不考虑人工能力差异)。
2.事件二中,C单位在道面混凝土浇注前须完成哪些工作?并说明其施工工序。
3.事件三中,跑道道面上有哪些嵌入式灯具要安装?安装后,嵌入式灯具底座上口周边表面与道面之间允许偏差范围是多少?
4.事件四中,出现该不正常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写出解决方案。
5.事件五中,判断测试结果是否满足验收规范要求,并写出绝缘电阻值的规范标准值范围。

3背景资料
某新建民用机场设计年旅客吞吐量1300万人次。经招标,A单位承担了离港系统和航显系统的深化设计与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A单位在图纸深化设计时,发现招标文件中离港系统工程量清单遗漏了防火墙设备。于是建议按设计图纸增加与航显系统工程量清单中同型号的设备,并附注了该防火墙设备的报价。经建设单位同意,A单位按监理工程师要求提交了相关工程价款的变更申请。
事件二:建设单位向本省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申请了本次新建机场全部工程的质量监督。
事件三: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督机构对A单位进行质量监督检查时,检查了以下事项:(1)企业资质及人员配备情况;(2)工程技术标准及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实施情况;(3)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情况;(4)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情况。
事件四:A单位的部分自检记录如下:(1)离港系统服务器冷启动开始后,11min系统达到正常工作状态;(2)主机运行模式与备份运行模式的切换时间为205s;(3)最多支持2个共享代码航班;(4)接口状态监视模块最短反应时延为1.9s;(5)登机牌阅读器能正确识别一维码和二维码。
问题
1.事件一中,A单位应申请购买几台防火墙设备?说明理由。
2.事件一中,如何确认工程变更申请中的设备价格?并写出此类项目工程变更价款的调整原则。
3.指出事件二中建设单位存在的错误,写出正确的做法。
4.事件三中,质量监督机构检查的主要事项还有哪些?
5.事件四中,逐项判断自检记录相应项目是否合格,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