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要求:“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部分内容。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与地球
太阳是一颗巨大、炽热的气体星球,其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000K。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太阳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以目前聚变的速率来看,太阳正处于稳定的壮年期。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它是地球及整个太阳系光和热的主要源泉,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
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地球不同纬度地带接受的太阳辐射能不同(图1.12),使得许多自然地理现象呈现纬度地带的差异(图1.13)。

要求:
(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9分)
(2)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要点(包括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并说明设计理由。(15分)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能够说出太阳辐射的特点,并能用实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②运用给出的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指出常见的太阳活动发生的圈层。
③根据所给资料,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学会用探究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分析。
②从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实例人手,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懂得用辩证的态度看待问题。
(2)教学环节: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上节课谈到地球的特殊性在于地球孕育出了生命,有句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那么太阳究竟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在教学媒体上展示有关太阳的诗句,引导学生意识到太阳已在人们的文化和生活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引出本课的主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导入新课。
【设计理由】教师通过引人跨学科的内容,使学生将本课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太阳辐射与地球
【活动1】阅读教材文字部分和彩色光谱图,回答问题:
1.什么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是多大,可分为哪几部分?
2.什么是太阳常数?
3.太阳辐射与地球上的能源存在什么关系?
【学生】阅读资料,思考问题,同小组成员交流讨论,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的现象被
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太阳常数是在地球大气上界,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内所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是表示太阳辐射能量的物理量;太阳辐射是地球很多能源的来源,包括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能、风能、水能等。
二、太阳活动与地球
【活动2】阅读教材文字部分和“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太阳的外部圈层由内到外依次是哪些?
2.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哪些?这些太阳活动分别发生在太阳的哪个圈层?
3.不同的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哪些影响?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进行小组交流讨论,随后各组成员回答问题。
【教师】及时评价并补充学生的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太阳的外部圈层由内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等,太阳黑子出现于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层,太阳风出现于日冕层;太阳黑子活动会影响地球的气候,耀斑会给地球带来磁暴,太阳风可导致地球两极地区的上空出现极光。
【设计理由】教师通过让学生阅读资料并思考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提高表达和交流合作能力。
环节三:巩固练习
请学生独自完成下表的填写练习。

【教师】请学生展示自己填写的内容,并及时对学生的回答予以点评。
【设计理由】随堂测验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课所学知识的记忆,有助于学生区分不同太阳活动的特点。
环节四:小结与作业
小结:教师向学生提问本课学习内容,并展示本课知识要点。
布置作业:课后搜集资料,查找人们防范太阳活动对人类不利影响的案例,并总结防范措施。
【设计理由】课堂小结可以让学生巩固对本课知识的掌握,形成知识体系。教师布置的作业可以让学生进行知识扩展,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A.马汉首次提出关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心脏地带学说”
B.斯皮克曼提出“陆缘学说”
C.柯恩提出“海权论”
D.麦金德提出“多极世界”模型
A.数据分发
B.图幅拼接
C.数据格式转换
D.投影变换
A.潜育化过程
B.碱化过程
C.白浆化过程
D.潴育化过程
最新试题
阅读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按要求完成教学***** 材料一《普通高中地****(实验)》的“内容标准”要
材料: 下面是刘老师在教学*****理学习评价的片段王同学是某地高中二年级的一名学生,他********全班平均分数为6
材料: 吴老师到江西省九江市参加全国******。赛前抽到的主题为交通运输对商业*******”吴老师根据*****的教
材料一“一带一路”倡议为解决当前世界和******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方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产业结构存在
图10是1月份海平面****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学生阅读该图的教学步骤。(10分) (2)
自然环境是******。在“农业区位因素”的教学中,邱老师先后以西北地区的“绿洲农业”和青****“河谷农业”为例,引导
下列关于处在M-N位置******正确的是 ( )。
图9为局部地区经纬线***,E 点以西为海洋,N点以东为海F-M 为海洋,E-F、M-N 为陆地。读图完成第题 图
据图*****植被的生长习性可能是( )。 ①喜光 ②喜湿 ③喜阴 ④耐旱
图8为某山地不同**、不同坡向某******百分比图。读图完成题。 该山地此****集中分布的****范围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