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 考呗网 > 教师资格 > 模拟试题 > 幼儿综合素质 >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幼儿)真题及答案解析!(最新发布)(7)

蚂蚁考呗网     [ 2020-09-30 ]   点击次数: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故事,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正如屈直臼说的那句话:吾所谓时者,非时日也,夫人固有利、不利时。”意思是说,我所说的时间,不是客观的时间,而是参与到事情当中来的时间。在合适的时间做一件事情,效果会很好;在不合适的时可做同一件事情,往往会很槽。这正是“举事而不时,力虽尽而功不成”的道理。

正因为此,中国文化对时间非常敏感,强调倣任何事情都要相时而动,顺势而行。

《中庸》中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宋代学者朱熹在注释“时中”时也说:“盖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即是指,“中庸”,是因“时”而“中”的,并非骑墙、折中,更不是简单、僵化的“中间地带”。“时中”又是何其之难!因为它在实践中很难把握,你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抓住它,然后照本宣科地去实践。但是,认识到这种困难并不是坏事,因为你一日明白了“时中”的艰难,就会有一种危机感。而这种危机感又会让你在行为中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相时顺势,减少犯错。

(摘编自祝和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

问题

(1)辩证予盾思维为何特别注重时间性?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

(2)追求“时中”,对个体而言有何价值和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0分)

【参考答案】

(1)矛盾双方之间的辩证运动是在时间中展开的,时间是参与事件的重要因素。

(2)“时中”对个体而言有很大的价值和作用。

①在合适的时间做一件事,效果很好在不合适的时间做同一件事,往往很糟。

②“时中"让个体有一种危机感,这种危机感让个体在行为中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相时顺势,减少犯错。

三、写作题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管仲随齐桓公攻打孤竹,春天出征,凯旋时已是冬天,迷了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于是放开老马,人跟随着它们,終于找到了回去的路。

北京大学一位老教授,在海淀区任了将近半个世纪,自认为蒙着眼晴也能找回家,可谓地道的“老马”。然而,有一次他走了一条新路,一走出去,是一条大马路,车如流水马如龙,竟一时找不到归路,幸而看见马路上驶过的332公交车,才得以安全回到家。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33.【答题思路】

老马识途是指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能起到引导作用。北大的老教授对于海淀区非常熟涨,可谓“老马"。但是走新路后却找不到了路。这说明时代发展了,经验有的时候就不能起作用了。人应该学生话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角度,不断更新已有的经验体系。因此本题立意可以从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角度。若从教师角度来立意,可以以老教师只是依靠经验和旧的教学方法授课,不懂与时俱进的角度来理解材料,我们应倡导做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教师,否则只会被时代淘汰。

更多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幼儿、中学)考试真题答案及解析,长按图中二维码添加曾老师免费领取。

2019年报考条件是怎样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评论责编::admi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