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教学过程中听到老师在抱怨,上课时间很紧张,根本讲不了什么东西。刚开讲新知识没几分钟就下课了。那么问题出在了哪里呢?
其实许多原因是花在了处理作业上,因为在课堂上花了将近半节课的时间处理作业,所以,讲新知识的时间必然要少了。所以会进入恶性循环状态。上课老师由于讲新知识的时间不够,导致学生没有学会新知识,在进行家庭作业练习的时候,就会错误比较多,紧接着就是第二天在进行补习讲解家庭作业。这便会成为老师的困境,学生为什么总是学不会?原因很可能就在这里,如何破解这种困境呢?
首先,老师要安排好上课的时间,上课主要讲新授知识,把重难点讲清楚。家庭作业只是检查授课效果的一种办法,所以,如果学生都搞明白了,自然错误回答面积减少。如果出现大面积学生家庭作业做得不理想,说明老师的新知识讲解效果不是很理想,就需要老师进行补救教学了。
其次,家庭作业的合理性问题。作业如何布置算是合理呢?这个并没有标准,但是学生出现大面积完不成的情况,很可能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老师需要找出问题的所在,解决问题。
取得家长的帮助也算是一个办法,但是老师最好不要把检查学生、核对答案的工作交给家长。毕竟家长不是专门搞教育的,还是老师亲自批改比较合适。另外,这种情况也是不允许的。
第三,提高教学的授课技能,作业减少重复机械性作业。老师的职业素养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活动。如果高年级还是让学生尽做些抄写的作业,没有进行写作和阅读的练习,这是对学生时间上的浪费,更是一种教学导向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