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综合

单选题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这句话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 )。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及时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参考答案:A进入在线模考
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教师知道学生的程度有深浅之分,资质有好坏之分,然后才能多方诱导。只有善于多方诱导的人才能当教师,正是启发性原则的体现。A项正确。
B项: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强调按照一定知识或心理顺利进行教学。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及时性原则是惩罚中采取的原则,指的是及时的惩罚能使学生的不安、内疚更深,能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错误造成的后果。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 下列关于教育的论述,人物与观点对应的是( )。

A.陈鹤琴——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
B.孟子——人性素丝说
C.夸美纽斯——把一切教育教给一切人
D.晏阳初——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3 一个顽皮的孩子在偶然间身体被火苗灼伤,由此获得关于“火”的知识。这一过程不能称为“教育”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B.教育具有目的性
C.教育对个体的发展总是好的
D.教育就是学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