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 考呗网 > 教师资格 > 考试报名 > 辽宁 >

辽宁法库法院温情“教育课”感化被执行人(最新发布)

蚂蚁考呗网     [ 2021-02-19 ]   点击次数: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宇

“感谢执行法官给了我一次改正的机会,从今往后,我一定要做一个遵纪守法、敬畏法律的人,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被执行人王某某含泪向辽宁省法库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表示感谢。

今年2月,被执行人王某某因伪造还款记录、辱骂执法办案人员等行为被处以5000元罚款。但法库法院执行法官念其年轻以教育为主,并未采取拘留强制措施,而是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释法说理和感化教育,发挥执法司法在运用法治解决违反诚实信用等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示范作用,这次“教育课”中的温情司法让其真正认识到了自身错误,自觉履行了义务。

今年1月26日,法库法院一件较为常见的案件进行到执行阶段。在翻阅过案卷之后,执行法官第一时间拨通了被执行人王某某的电话要求其履行义务,王某某却笃定地说,钱已经还了,并通过彩信将还钱的微信截图传了过来作为还款证明。经过与申请执行人对比,申请执行人表示王某某提供图片不实,但王某某却一口咬定已经还款。

随后,执行法官再次联系王某某,他逐渐开始显露马脚,多次传唤前来核实转账记录,王某某谎称在外地,而面对深入询问,竟气急败坏地使用不当语言针对执行法官。执行法官虽则却始终秉持善意文明司法理念,与之“斗智斗勇”。

为了查实情况,执行法官突破传统查询手段,向深圳腾讯公司发出函件,对申请执行人与王某某的微信账户是否存在此笔交易进行核实。同时,还走访了王某某所在单位,并冻结了其工资卡。王某某在得知账户冻结后,主动来到法院要求解冻。恰逢此时,此前发出的函件得到正式回复,经比对,王某某2020年12月27日当天确实转出数额相同的款项,但接收方并非申请执行人的微信号,同时很快该微信号又马上把该款项转回了王某某的微信号里。

在真凭实据面前,王某某仍百般狡辩。执行员开始与之谈心,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角度进行启发教育和释法说理。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不诚信将会是人生污点,为此影响后半生不值得。”听到这里,王某某放声大哭,并讲述了内心活动以及与对方的纠葛,给钱心有不甘,于是动了歪心思,向法院提供的转账微信截图是用自己的另一个微信冒充申请执行人微信,导演了在自己两个微信号之间转账进而蒙骗过关的戏码。

妨碍执行、辱骂办案人员终究要受到惩处,法库法院对王某某罚款5000元,但考虑到王某某认错态度较好,亲手写下了检讨书,检讨、反思行为过错,家人也到场表示将严加管教,为此未对其采取拘留措施。

事后,王某某表示,那一个小时的感化教育就是一堂生动的法律课和社会课,将受益终身。

辽宁法库法院温情“教育课”感化被执行人(最新发布)

评论责编::admi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