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 考呗网 > 社会工作者 > 考点精编 > 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

2017年社会工作者考试综合能力考点讲义第九章9

蚂蚁考呗网     [ 2017-01-14 ]   点击次数:

 9.3.3.2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方式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应采取各种方式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1)家庭保护 家庭保护监护人的要求包括:①监护与抚养;②关爱与引导;③教育培养;④民主尊重。

  (2)学校保护 学校保护对学校提出了五项要求:①实施素质教育;②关爱与尊重;③开展成长教育;④确保健康与安全;⑤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实施专门教育。

  (3)社会保护社会保护对社会有关方面提出了十五项要求:

  ①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②维护受教育权;

  ③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场所;

  ④提供丰富健康的文化产品;

  ⑤预防网瘾;

  ⑥提供安全的消费和娱乐产品;

  ⑦净化未成年人的生活环境;

  ⑧为未成年人实施特殊的劳动保护;

  ⑨尊重未成年人的隐私;

  ⑩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与生命安全;

  ○11为特殊需要的未成年人提供社会救助;

  ○12加强卫生保健与预防疾病;

  ○13支持鼓励发展幼儿教育;

  ○14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与名誉权;

  ○15对完成义务教育不再升学的未成年人提供职业教育。

  (4)司法保护 包括:①及时审理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②提供法律援助或司法救助;③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④依法强化父母或监护人的监护与抚养责任;⑤案件审理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⑥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评论责编::admin
广告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