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明确告知大李毒驾的严重后果,鼓励他积极戒毒
B.遵守保密原则,协助大李保住这份工作,以维持与家人的关系
C.遵循服务对象自决的原则,由大李自行决定是否辞职
D.联系大李的家人,要求其加强对大李毒驾行为的监管
3.矫正社会工作计划的目标是帮助矫正对象恢复或重建通过正常途径获得社会资源的意识与能力,因为社区矫正过程终究有结束的时候,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不可能包办代替一辈子,社区矫正的工作成果最终要以( )作为衡量标准。
A.服务对象是否再次入狱
B.服务对象是否受到认可
C.服务对象的资产总额
D.服务对象是否重建社会功能
4.张某曾是一私营企业的总经理,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在监狱服刑10年后,张某获减刑出狱,作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员,要在社区接受3年矫正。作为社会工作者,小王不应该( )。
A.用接纳、尊重、平等的态度对待张某
B.积极与张某建立良好的关系
C.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处理与张某的关系
D.依照矫正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行事
5.获减刑出狱、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区接受3年矫正的李欣,对剥权期间的社区监管认识不足、配合不力,被人认为是抗拒监管的“刺头”。作为社会工作者,需要摆正自己与李欣的关系,下面词语反应的关系中,( )关系是适当的。
A.“下”与“上”
B.“从命”与“管教”
C.“平等”和“尊重”
D.“监管”与“奴役”
6.矫正对象赵某,出狱后面对的问题一大堆:严重的风湿病和心脏病需要花钱治疗;判刑后主动要求与妻子离婚,出狱后只能与年迈的母亲和兄嫂挤住一处;几次求职被拒,生活靠母亲微薄的退休金;长期没有与儿子共同生活,父子间的交流缺乏感情基础。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 )。
A.申请延长矫正的时间
B.将长期的工作过程缩短
C.一次性地解决赵某所有的问题
D.有重点、分步骤地制订矫正工作计划
7.小李因为讲“哥们义气”参与一起群殴致人伤害事件而被判处缓刑,在社区接受矫正。在一次例行的汇报交谈中,社会工作者小马了解到小李过去的哥们儿又来找他,要求他再参与对另一个团伙的报复寻仇行动。此时,社会工作者小马应该( )。
A.遵循为服务对象保密的原则
B.对这件事情不闻不问
C.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和人员
D.态度严厉地要求小李打消念头
8.小组工作的实施模式有多种分类,从对小组成员的影响和作用的角度看,在社区矫正工作领域使用( )模式是比较适合的。
A.治疗模式
B.发展模式
C.生存模式
D.社会模式
9.为了使居民改变对矫正对象的偏见,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使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社区居委会成员和民警有必要通过细致的工作,使矫正对象在劳动中感受到社区居民的友善和关心,这是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的工作任务。以上是通过( )的途径实现的。
A.社区教育
B.社区照顾
C.社区服务
D.社区安抚
10.在具有贫穷、失业、居所肮脏、人口混杂、毒品泛滥、色情充斥、黑恶势力猖獗、社会风气低下等特点的社区居住生活,矫正对象迫于生活压力或难以抵制周围的诱惑而重新犯罪的可能性极大。对此,社会工作者需要做的事情不包括( )。
A.对矫正对象个人的直接介入
B.整合社区资源进行综合治理
C.改善矫正对象的生活环境
D.把矫正对象与外界隔离开来
11.矫正社会工作是指专业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目前,矫正社会工作在我国最主要的适用领域是( )。
A.社区教育
B.社区矫正
C.社区服务
D.社区照顾
二、多项选择题
12.社区矫正工作的服务对象与其他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工作对象不同,一般不是通过主动求助的途径来到社会工作者面前的,因此他们中的很多人具有( )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A.被动
B.不配合
C.积极
D.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