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考呗网 >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 > 历年真题 >

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新闻学考博真题、参考书、笔记(最新发布)

蚂蚁考呗网     [ 2020-11-12 ]   点击次数:

新闻传播学为国家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专业有: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数字出版、国际新闻学等等;

北京地区招生新闻传播学博士点:

985院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211学校:中国传媒大学

其他学校: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

申请审核学校: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考试制度学校: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经邓小平、叶剑英同志亲自批准设立的,直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同时它也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研究生院。其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文和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设置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门类,学科齐全,基本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已经成为我国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设置最完整的一流研究生院。

招生方式与专业

2019年我校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采用统一考试、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三种招生方式,择优录取。“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部分)、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领航人才计划”采取“申请-考核制”方式招生。2019年拟招收博士研究生400余人。具体各系、专业、研究方向、导师、考试科目及其相关说明见我校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新闻学考博真题、参考书、笔记(最新发布)

2019年:

报名时间为2018年12月1日—12月31日

提交时间:考生应将报名所有材料于2018年12月31日前(以邮寄时邮戳为准)EMS邮寄或送至报考系;

初试时间:2019年3月23日-25日

报考外国文学系、文学系、少数民族文学系、语言系、语言文字应用系、历史系、近代史系、世界历史系、考古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系、中国边疆历史系、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哲学系、世界宗教研究系、法学系、民族学系、新闻系、人文学院、政法学院于2019年3月23日-3月25日考试。

2019年新闻学与传播学系考博招生目录:

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新闻学考博真题、参考书、笔记(最新发布)

历年招生录取复试分数线:

2018年:外语45分,专业课60;

2017年:外语49分,专业课60;

2016年:外语49分,专业课60;

2015年:外语46分,专业课60;

复试安排

复试:

复试考核主要包括对考生学术水平的考查、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及体格检查等。

1.学术水平考查

复试小组主要根据专业培养要求,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对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参考考生申请材料,测评其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

考生在复试时提交: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内容包括个人学习及学术研究经历、取得的成就、研究兴趣、未来研究构想等);2.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专著)、科研成果等材料;3.硕士学位论文和评议书(应届毕业硕士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等)。提交材料将作为考查的重要参考材料。

复试采取面试方式。每位复试考生的面试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要有现场记录、成绩和评语。

复试结果书面通知考生本人。需进一步考察时,可再次安排复试。

2、思想政治道德考核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方面。各系要向考生所在单位函调(或派人外调)考生人事档案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须加盖人事档案所在单位人事或政工部门印章),全面审查其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也可在复试时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导师等与考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面谈,直接了解考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情况。

成绩的评定及计算:

1、复试总成绩200分。120分为合格。复试笔试成绩(如含笔试)不合格、面试成绩不合格或复试总成绩不合格均为复试不合格,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复试含外国语综合能力测试(含口语及听力),满分50分。

3、对同等学力考生,复试阶段须加试(笔试)两门本专业硕士阶段主干课程。加试科目成绩采取百分制(不计入总成绩),60分为合格,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入学考试总成绩为初试成绩(总分300分)和复试成绩(总分200分)之和。

初试、复试成绩的权重分配:

初试成绩占入学考试总成绩(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总和)的60%,

复试成绩占入学考试总成绩(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总和)的40%。

考博历年真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6年博士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

系名称:新闻学与传播学系

专业名称:新闻学

研究方向名称:新闻法治与伦理研究、传媒经营管理研究、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跨文化传播研究

考试科目名称:新闻传播理论与历史

一、以“communication”这个概念为例,简述何为概念化并描述概念化的过程。(20分)

二、简述传播学批判研究的主题与核心关怀。(20分)

三、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层面,试论新媒体时代传播研究的中心问题。(30分)

四、从“人无法不传播”的定律出发,试论传播研究怎样才能促进人的生活更美好?(30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博士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

系名称:新闻学与传播学系

专业名称:新闻学

研究方向名称:新闻法治与伦理研究、传媒经营管理研究、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跨文化传播研究

考试科目名称:新闻传播理论与历史 (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并标明题号。)

一、英语media一词引进中国之后,对应的汉译有“媒介”“传媒”“媒体”等。请给出你对这些汉语概念的定义与辨析。(20分)

评论责编::admin
广告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