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 考呗网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历年真题 >

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文字版)(2)

蚂蚁考呗网     [ 2016-10-13 ]   点击次数:

20、某新建火电厂拟向一小型封闭海湾排放约45m3/s流量的直接冷却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项目地面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低于三级
  解析:排放量约45m3/s,换算为日排放量45×86400m3/d>20000m3/d;污染物为直接冷却水,水质参数为水温,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根据导则与标准教材(2012版)P75:海湾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表,评价等级为一级。
  参考答案:A
  21、拟建在大型湖泊岸边、污水排放量小于5000m3/d的建设项目,其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水域水质现状取样位置的布设原则为每(  )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A.1.0~2.5km2
  B.1.5~3.5km2
  C.2.0~4.0km2
  D.3.0~6.0km2
  解析:导则与标准教材(2012版)P81:大、中型湖泊与水库,污水排放量小于5000m3/d,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时,每1.5~3.5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参考答案:B
  2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地表水预测中,水体自净能力最小的时段通常在(  )。
  A.枯水期
  B.平水期
  C.丰水期
  D.凌汛期
  参考答案:A
  2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下列关于河流简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中型河流均可简化为平直河流
  B.河流断面宽深比≥20,可视为矩形河流
  C.小河可以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
  D.大河预测河段的断面变化较大时,可以分段考虑
  解析:详见导则与标准教材(2012版)P85:河流的简化要求。
  参考答案:A
  24、某项目建在感潮小河河口段岸边,排放持久性污染物,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充分混合段的水质预测应采用的推荐模式是(  )。
  A.一维动态混合模式
  B.河流完全混合模式
  C.托马斯模式
  D.二维动态混合衰减数值模式
  参考答案:A
  25、某建设项目的污水排入小湖,预测持久污染物的影响浓度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推荐采用的数学模式是(  )。
  A.湖泊环流二维稳态混合模式
  B.分层湖泊集总参数模式
  C.湖泊完全混合平衡模式
  D.湖泊完全混合衰减模式
  解析:导则与标准教材(2012版)P92:湖泊完全混合衰减模式适用于小湖(库),非持久污染物。对于持久污染物,适用平衡模式。
  参考答案:C
  2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下列关于河流水域中监测点布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环境现状监测点应作为预测点
  B.重要水工建筑物附近应布设预测点
  C.水环境影响范围之外可能受影响的重要用水点附近可设立预测点
  D.感潮河流水质突然变化处的上游可不布设预测点
  参考答案:D
  2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湖泊、水库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不包括(  )。
  A.入、出湖(库)的水量
  B.入、出湖(库)的水质
  C.湖(库)水量的调度
  D.湖(库)的面积和形状
  解析:见导则与标准教材(2012版)P78: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原则与内容,选项B不在调查范围之内。
  参考答案:B
  2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非金属矿山大规模露天爆破开采工程属于(  )类建设项目。
  A.I
  B.II
  C.III
  D.IV
  解析:非金属矿山大规模露天爆破开采工程对地下水的水质和水量均有影响。
  参考答案:C
  2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时,建设项目场地的环境水文地质调查精度至少应为(  )。
  A.1:5000
  B.1:10000
  C.1:50000
  D.1:50000
   解析:导则与标准教材(2012版)P114:一级评价要求,建设项目场地的环境水文地质调查精度应大于或等于1:10000;评价区域的环境水文地质 调查精度应大于或等于1:50000。二级评价只要求给出建设项目场地的环境水文地质调查资料,精度应大于或等于1:50000。
  参考答案:B
  3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工程分析阶段主要工作内容不包括(  )。
  A.确定评价重点
  B.现场勘探
  C.室内资料分析
  D.地下水监测
  解析:导则与标准教材(2012版)P106: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识别环境影响、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属于准备阶段的工作。
  参考答案:A
3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改、扩建的I类建设项目污染源调查,包地带取样深度一般在地面以下(  )。
  A.0~10cm
  B.10~25cm
  C.25~80cm
  D.80~120cm
  解析:见导则与标准教材(2012版)P118。
  参考答案:C
  32、某I类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评价区面积80km2,区内的潜水层和承压水含水层为工业、农业提供水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  )。
  A.5个
  B.7个
  C.10个
  D.14个
  解析:一级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7个点/层,评价区面积>100km2时,每增加15km2应至少增加1个点/层。本题需要监测潜水层和承压水含水层2个层面,每层不少于7个点。
  参考答案:D
  33、某新建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符合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频率要求的是(  )。
  A.若有近3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期水位、水质监测资料,不须补充监测
  B.若有近3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期水位、水质监测资料,应在评价期内至少进行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
  C.若有近3年内每年一次枯水期水位、水质监测资料,不须补充监测
  D.若有近3年内每年一次丰水期水位、水质监测资料,不须补充监测
  解析:地下水的监测频率要求是:
  ⑴一级应在评价期内至少分别对1个连续的水文年的丰、平、枯水期的地下水水位、水质各监测1次;
  ⑵二级若有近3年内不少于1个连续的水文年的丰、枯水期的监测资料,应在评价期内进行至少1次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若已有的监测资料不能满足以上要求,应在评价期内分别对1个连续的水文年的丰、枯水期的地下水水位、水质各监测1次;
  ⑶三级应在评价期内进行至少1次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
  参考答案:B
  3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关于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预测范围可与现状调查范围相同
  B.预测范围应覆盖建设项目所在的乡、镇行政区域
  C.预测范围应包括相关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敏感区
  D.预测范围可扩展至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
  解析:选项B是十分明显的错误选项,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范围与行政区域无关。
  参考答案:B
  3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II类建设项目预测因子应选取(  )。
  A.地下水的水位
  B.抽水所引发的水质污染因子
  C.排水所产生的主要污染因子
  D.注水所产生的常规污染因子
  解析:II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的主要环境影响是水量的变化。
  参考答案:A
  36、某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应采用的方法是(  )。
  A.数值法
  B.解析法
  C.水量均衡法
  D.类比分析法
  参考答案:A
  3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声源种类划分,可分为(  )的评价。
  A.稳态声源和非稳态声源
  B.稳态声源和突发声源
  C.固定声源和流动声源
  D.机械声源和气流声源
  参考答案:C
  38、某铁路扩建项目通过2类和3类声环境功能区,扩建前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处噪声超标5dB(A)以上,扩建后噪声级增量在3dB(A)以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解析:敏感目标的噪声评价,需要叠加背景值。经叠加后,敏感目标超标5dB(A)以上,属于一级评价。
  参考答案:A
  39、某新建乡村道路拟穿越的区域无明显声源,现状声级较低。下列噪声现状监测点布设,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要求的是(  )。
  A.选择有代表性区域布设测点
  B.在全部敏感目标处布设测点
  C.在评价范围内距离拟建道路不同距离的空旷地处布设测点
  D.在评价范围内距离拟建道路不同高度的空旷地处布设测点
  参考答案:A
  4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关于环境噪声监测执行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农贸市场边界噪声测量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B.商品混凝土厂厂界噪声测量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C.机场周围铁路边界噪声测量执行《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D.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解析:农贸市场边界噪声测量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商品混凝土厂厂界噪声测量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机场周围铁路边界噪声测量应执行《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
  参考答案:C
 4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关于声环境现状评价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析噪声超标范围内的人口数及分布情况
  B.以图表结合的方式给出评价范围内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
  C.分析评价范围内现有主要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噪声特性等
  D.分析评价范围内拟建主要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噪声特性等
  解析:选项A、B、C为声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的内容,必须熟练的背诵默写和理解记忆,因为案例考试的声环境也会考到这个内容。
  参考答案:D
  4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关于声环境影响预测范围与评价范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预测范围与评价范围相同
  B.预测范围应大于评价范围
  C.预测范围可小于评价范围
  D.预测范围与评价范围无关
  参考答案:B
  4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关于户外声传播衰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屏障引起的衰减与声波频率无关
  B.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与声波频率无关
  C.距声源较近处可忽略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
  D.无限长线声源几何发散衰减大于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
  解析:屏障与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都与声波频率有关,无限长线声源几何发散衰减小于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
  参考答案:C
  4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在评价项目边界(厂场界)噪声时,评价量选择正确的是(  )。
  A.扩建项目以扩建工程的噪声贡献值作为评价量
  B.新建项目以该项目的噪声贡献值与其他环境噪声的叠加值作为评价量
  C.扩建项目以扩建工程的噪声贡献值和现有工程噪声贡献值的叠加值作为评价量
  D.扩建项目以扩建工程噪声贡献值、现有工程噪声贡献值和其他环境噪声的叠加值作为评价量
  解析:新建项目以新建工程的噪声贡献值作为评价量;扩建项目以扩建工程的噪声贡献值和现有工程噪声贡献值的叠加值作为评价量。
  参考答案:C
  45、某改扩建工程项目位于重要生态敏感区,在其原厂界范围内改建面积6km2,新增占用陆地面积8km2,新增占用陆水域面积7km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该项目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解析:改扩建项目的工程占地范围以新增占地(含水域)面积或长度计算,重要生态敏感区,新增占用面积8+7=15km2<20km2
  参考答案:B
  4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生态评价工作范围确定依据不包括(  )。
  A.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行政隶属的关系
  B.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生物过程的关系
  C.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气候过程的关系
  D.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水文过程的关系
   解析: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评价范围应依据评价项目对生态因子的影响方式、影响程 度和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确定。可综合考虑评价项目与项目区的气候过程、水文过程、生物过程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以 评价项目影响区域所涉及的完整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地理单元界限为参考边界。
  参考答案:A
  4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高速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工程分析的重点是(  )。
  A.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B.工程总投资情况
  C.项目所处地理位置
  D.工程挖填土石方平衡情况
  解析:工程分析的重点,是分析生态影响的源及其强度。
  参考答案:D
  4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关于生态现状调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调查内容和指标应能反映评价范围内的生态背景特征
  B.应针对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开展专题调查
  C.应调查影响区域已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
  D.生态现状调查范围可小于评价工作范围
  解析:选项A、B、C都是生态现状调查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D
  49、某项目占地面积5km2,涉及省级森林公园。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关于该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
  B.生态背景调查必须说明森林公园功能区划和保护要求
  C.生态现状调查必须开展遥感调查分析
  D.生态现状评价必须对评价区域生态特征进行定量分析
  解析:省级森林公园为重要生态敏感区,项目占地面积5km2,评价等级为二级。选项C、D为一级评价的要求。
  参考答案:B
  5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三级评价项目基本图件不包括(  )。
  A.项目区域地理位置图
  B.工程平面图
  C.土地利用现状图
  D.植被类型图
  解析:见下面生态影响评价图件构成要求。
  
  参考答案:D
评论责编::admin
广告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