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试题难易比例:较容易题(难度值 0.7 - 0.95)约为70%,中等难度题(难度值 0.6 - 0.7)约为20%,较难题(难度值 0.4 - 0.6)约为10%。整卷试题的难度系数约为 0.75±0.03。
(4)生物、地理考试总分值为60分,其中生物、地理各占30分。生物部分八年级上册约占15%,下册内容约占85%。
地 理
一、命题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以“立德树人”为基本理念,充分发挥毕业升学考试的导向作用,促进广大地理教师建立新型的教材观、教学观、学生观和评价观,把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地理核心素养所要求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识、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目标,全面、公正、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发挥考试的鉴定、激励等评价功能。
二、命题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试题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城乡公平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继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初高中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基础性原则。重视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主干知识;充分利用地图语言,体现地理的区域性与综合性,凸显地理学科的特色。
(三)科学性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做到考试内容和形式科学,符合考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试题内容科学,难易适当,表述正确;试卷结构科学、合理,形式规范;具备较高信度、效度和良好的区分度。
(四)综合性原则。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利用试题提供的背景材料、数据图表等,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析、思考,获取相关信息,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思维建构的过程,突出“过程与方法”的培养目标。考查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区域对比分析能力、综合归纳能力等。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考查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多方法分析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五)教育性原则。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有机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真实性和时代性,帮助学生感悟地理知识的价值。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考查,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科学和人文精神,促进全面发展。
三、考试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