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 考呗网 > 演出经纪人资格考试 > 考点精华 > 职业道德与理论知识 >

心理咨询师学习二三级笔记讲义:心理测量学(3)

蚂蚁考呗网     [ 2016-10-03 ]   点击次数:
    信度在解释个人分数上的意义,是通过应用测量标准误体现一是估计真实分数的范围二是了解实得分数再测时可能的变化情形。人们一般采用95%的概率水平,则真分数的置信区间是X-1.96SE<XT≤X+1.96SE,即大约有95%的可能性真分数落在所得分数±1.96SE的范围内,或有5%的可能性落在范围之外,也表明了再测时分数改变的可能范围。如某智力测验中受测者IQ为100,该智力测验的标准差Sx为15,信度系数rxx为0.84,则其测量标准误为SE=Sx√1-rxx=15√1-0.84=6.0;可能范围XT=X±1.96SE=100±1.96x6=88~112

(速记:完整公式示例:范围=100±1.96x15√1-0.84,考试时替换4个相应数值即可。)

    差异分数的标准误用于比较不同测验分数的差异比较,公式为Sed=S√2-rxx-ryy。经常要求两个分数的差异程度达到0.05的水平,即得分差异超过1.96SEd,才能承认不是误差的影响。

    (武:智力测验中受测者IQ为100,再测一次,分数改变多少?1.96的来源是因为1.96个标准误内正好是95%的数据。全世界的统计学家都认为,话要有95%的把握时才能说。)

 

    二、信度评估方法

    没有通用法则,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

    1重测信度(稳定性系数):用同一测验,在同样条件下对同一组受测者前后施测再次,求两次得分间的相关系数。间隔时间一般在2-4为宜,最好不超过6个月。考察测验跨时间的一致性(稳定性)。人的多数心理特征,如智力、性格、兴趣等,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间隔一段时间,一般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2复本信度(等值性系数):反映的是测验在内容上的等值性。是用两个等值但题目不同的测验(A、B卷)来测量同一群体,然后求得受测者在两个测验上得分的相关系数,这个相关系数代表了复本信度的高低。如果两个复本的施测相隔一段时间,则称重测复本信度(稳定与等值系数)。考察测验跨形式的一致性(等值性)。优点是能够避免一些重测信度的问题,如记忆效果、学习效应等。缺点是如果测量的行为易受练习的影响,则复本信度只能减少而不能完全消除这种影响由于第二个测验只改变了题目的内容,已经掌握的解题原则,可以很容易地迁移到同类问题上去对于许多测验来说,建立复本是十分困难的

    3内部一致性信度:反映的题目之间的关系,表示测验能够测量相同内容或特质的程度。包括分半信度(采用分半法估计的信度系数,将测验按奇数、偶数分为等值的两半,分别计算得分,求出的两半分数的相关系数代表了两半测验内容取样的一致程度);同质性信度(代表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即使所有题目看起来好像测量同一特质,但相关很低或为负相关时,其测验为异质的。

    4评分者信度:用于测量不同评分者之间所产生的误差。随机抽取若干份测验卷,由两位评分者按评分标准分别给分,然后再根据每份测验卷的两个分数计算相关,即得评分者信度。一般要求在成对的受过训练的评分者之间,平均一致性达到0.90以上时,才认为评分是客观的。

 

    三、影响信度的因素

    1、样本特征:样本团体异质性(一般而言,若取样团体较为异质的话,往往会高估测验的信度,相反会低估测验的信度)、样本团体平均能力(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团体,题目的难度会影响信度系数)

    2、测验长度(测量数量):测验越长测量取样或内容取样就越有代表性受测者的猜测因素影响就越小。但测验过长得不偿失,会引起受测者的疲劳反感降低可靠性

    3、测验难度:难度对信度的影响,只存在于某些测验中,如智力、能力倾向和成就测验中,但对于人格、兴趣、态度测验等不存在,因为这些测验的答案没有对错之分。

    4、时间间隔:只对重测信度和不同时测量时的复本信度(重测复本信度)有影响。再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信度系数越大;越久,其他变因介入的可能性越大,受外界影响越大,信度系数越低。

    对于速度测验,只有分半信度不能按传统方法估计。当一个测验有几个分测验时,分测验的分数与合成分数相比,不如合成分数可靠

 

   

    一、效度(准确性)

    1、定义:效度指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的符合程度,或者简单地说是指一个心理测验的准确性。是科学测量工具最重要的条件。除受随机误差影响外还受系统误差的影响可信的测验未必有效有效的测验必定可信信度是效度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效度受信度制约

    2、性质:

    相对性:测验的效度总是对一定的目标来说的,测验只有用于与测验目标一致的目的和场合才会有效。评鉴测验的效度时,必须考虑其目的和功能

    连续性:效度通常用相关系数表示,只有程度上的不同。我们评价一个测验时,不应该说“有效”或“无效”,应该说效度较高或较低。

    另外,效度是针对测验结果的,即测验效度是“测验结果”的有效性程度。

 

    二、评估方法(标完本段,只感觉祖国山河一片红梅花儿开心的锣鼓,然后晕倒)

    美国心理学会1974年发行的《教育与心理测量之标准》一书中,将效度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效标效度

    1内容效度(逻辑效度):指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取样的适用性,即该测验是否是所要测量的行为领域的代表性取样。判断方法:专家判断法统计分析法经验推测法。为使内容效度的确定过程更为客观,弥补不同专家对同一测验的判断可能不一致,可采用的步骤是:定义好测验内容的总体范围编制双向细目表制定评定量表来测量测验的整个效度。除了描述性语言外,内容效度的确定也可以采用一些统计方法,如计算两个评分者的一致性复本相关再测法等。表面效度指由外行对测验作表面上的检查确定的。最高行为测验要求有较高的表面效度;典型行为测验要求较低的表面效度。只有当受测者不知道每个题目测量什么时,才会按自己的典型方式真实作答,否则会按社会赞许的方面去回答,测验结果就不是他自己真正的心理特征了。

    2构想效度(构思效度、结构效度)主要涉及的是心理学的理论概念问题指测验能够测量到理论上的构想或特质的程度即测验的结果是否能够证实或解释某一理论的假设、术语或构想,解释的程度如何。构想效度的估计方法包括对测验本身的分析测验间的相互比较效标效度的研究证明实验法和观察法证实。可以作为构想效度的测验内部证据有:测验的内容效度测验的内部一致性指标分析受测者对题目的反应特点。构想效度测验间比较的证据,是相容效度,即新测验和成熟测验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区分效度,即一个有效测验不仅应与其他测量同一构想的测验相关,而且还必须与测量不同构想的测验无相关。是因素分析法,对一组测验进行因素分析,找到影响测验分数的共同因素,即可能是我们要测量的心理特质(构想)。

    3效标效度(实证效度):指测验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境下行为表现的有效性程度。被预测的行为是检验效度的标准,简称效标。效标效度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分为同时效度预测效度。检验一个测验的效标效度,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效标。一个好的效标必须具备如下四个条件是能最有效的反映测验的目标,即效标测量本身必须有效是具有较高的信度,稳定可靠,不随时间等因素而变化是可以客观测量,可用数据或等级来表示是方法简单,省时省力,经济实用。评定方法包括:相关法区分法命中率法。相关法是求测验分数与效标资料间的相关,即效度系数。根据变量的不同,可选用的方法有积差相关法点二列相关公式二列相关公式贾斯朋(Juspen)多系列相关公式。区分法是检验测验分数能否有效地区分由效标所定义的团体的一种方法。区分高分组与低分组分布的重叠量,重叠量越大,即差异越小,效度越差。命中率法是测验分数和效标资料组合,总命中率和正命中率。命中的情况指预测成功且实际也成功,预测失败而且实际上也失败。

 

    三、效度的功能

    1、预测误差:决定性系数是效度系数(rxy)的平方(r2xy)

    表示测验正确预测或解释的效标的方差占总方差的比例。如测验的效度是0.80,则决定性系数是0.64,即测验分数正确预测效标的比例是64%,也就是预测说对的比例是在64%。估计的标准误sest=sy√1-r2xy。

    2、预测效标分数:Y=a+byxXY是预测的效标分数X为测验分数

    3、预测效标指数:无关系数K=Sest/sy=√1-r2xy。

    表示预测源分数与效标分数无关的程度。预测效率指数E=100(1-K),表明使用测验比盲目猜测能减少多少误差。如,一个测验的效度系数是0.80,K=√1-0.802=0.60,E=40,表明预测误差仅为随机猜测所产生误差的60%。或者说我们在估计受测者的效标分数时减少了40%的误差

 

    四、影响效度的因素

    1、测验本身的因素:测验材料必须对整个内容具有代表性测量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容易引起误差的题型难度要适中,具有较高的区分度长度要恰当,测量的排列按先易后难的顺序。

    2、测验实施中的干扰因素:主测者的干扰因素

评论责编::admin
广告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