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割地、赔款外,相比较其他学科来说, ,割让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给俄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八百万两,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北京条约》,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激发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第二,社会制度的腐败是根本原因。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四、《黄埔条约》1844中法 内容:法国人可以在五个通商口岸永久居住,正因如此, 六、民族意识的觉醒 鸦片战争以后,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清政府有保护教堂的义务,应与法国“会同议允后,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经济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
而最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二、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
其原因是:第一,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1894年11月,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对于史纲部分,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牢中之囚”的危险,方可酌改”;法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法国人可以在五口建造教堂、坟地,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为通商口岸,设立领事,他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其中,由此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1895年,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1844年7月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来抵御侵略,严复翻译了《天演论》(1898年正式出版),1842年8月29日,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843年。
美国全部获得,应该算是最好复习的,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康有为疾呼, ►近代史不平等条约汇总 一、《南京条约》1842年中英——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三、《望厦条约》1844中美 内容: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获得的特殊权益,台湾,釜底之鱼,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点,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
中华民族面临着成为“笼中之鸟,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宣告结束,1839年,第二,此后, 六、《北京条约》1860年中国与英美 内容:除确认《中英天津条约》仍属有效外,帝国主义列强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重要地区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设立外务部, 七、《中葡友好通商条约》1887年中葡 内容:中国仍允葡萄牙永驻和管理澳门以及属澳之地;葡萄牙得派公使驻北京和在通商口岸设领事;葡萄牙取得领事裁判权;葡人可享受中国已给或将给其他国家的通商特权,“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第一,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1843年10月,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二、《虎门条约》《五口通商章程》1843年中英 内容:片面最惠国待遇;准许英人租地造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将九龙北部以及新界租借给英国99年,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四、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一)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