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摇篮,原创新药数量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医科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研所所长蒋建东介绍,在“十三五”期间,仅协和药研所就有5个新药获批上市,另有约30个创新药在临床研究中,其中5个处于Ⅲ期临床阶段,10个处于Ⅱ期临床。
从全球角度看,为了让以北京为代表的国内创新药研究加快从“跟跑”向“并跑”跨越,蒋建东表示,北京应对创新药研发进行完整布局,巩固国内创新药研发的“领头羊”地位。
旗正潮平两岸阔,雄风正劲好扬帆。“对接‘十四五’规划,今年我们要以发展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建设‘中国药谷’为目标,促进中科基因等5家企业上市,实现沃森生物等5个项目开工,壹诺药业等8个项目竣工。”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管委会主任田德祥说,要力争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0亿元,同比增长118.7%的目标。
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正加速成长为亦庄新的千亿级支柱产业。开发区内已建立起生物医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早期研发验证、中试产品放大、生产、营销等服务平台,通过完整链条加速医药企业成长。正在建设的细胞治疗研发中试基地,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细胞治疗产业专业载体,厂房可提供给不同企业,满足细胞治疗产品从研发到中试及生产的多重需求,加速研发成果落地转化,也促进细胞产业创新集群发展。
与亦庄遥相呼应的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也吸引了包括百济神州在内的数千家生物医药企业聚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顶尖科研机构在此落地生根。受益于创投资本的活跃与药品评审制度、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的利好政策,众多研究人员已掀起新药研发的热潮,推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