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终时,笔者做了一篇针对整体广电传媒行业的算作是“个人印象”的回顾与总结吧,夸夸其谈了一些内容,评述准确与否、质量高低与否均全凭各位看官们批判。如今,又从2020年迈进了2021年,因此笔者再出一篇对标那年的文章,文字多有个人角度的堆砌意味。(上篇回顾:【广电2020】“疯了”的流媒体与“伏枥”许久的有线电视)
一、2020传播与媒介新局
为适应传媒新变局,传统媒体运营早已抢滩登占互联网,移动互联继续深度普及下,谓之以新媒体的各类型新媒体运营猛增,亦使然“线上经济”崛起;而传统媒介尽可能的在与IP、IT产生关联,试图借以移植方式保留部分特征,就媒介的样式而言尚未能发生完全的替代关系,但整体传统媒体在进行着“融合”,时下的“媒体融合”便就是主动而行的结构性调整。
1、信息通信与媒介变迁
移动互联持续支撑起快讯息的新时代需求,受众近些年似乎对“碎片化”阅读的接受度并未曾减缓或减少,即使是以按照分众予以区别,总体上受众广泛还是会对“快”与“准”的信息接受渴望度颇高。
尽管相关行业年复一年的呼喊“万物互联”,但普及化的可通信场景还未形成愿望中的模样,借助于移动端的互联网场景还是主流,倒是智能手环、蓝牙耳机、智能手表(实际上也就这三样产品为代表)成为拥有越来越多规模化群体的设备,应用类型还是偏向为即时通讯、与其它设备间的智能控制(如与手机等)。
国内5G至2019年11月已宣布商用,在2020年加快商用部署,5G硬件设备型号等直接上市的更多了,但基于第五代通信技术下突破性的新新媒介方式并未有显现。这一年中,其实依然是促使移动互联用户规模继续壮大,移动用户渗透率继续提高,更广泛的还是4G为代表。
以数据为证,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较3月增长362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7.0%,网民通过手机上网比例达99.2%。
在ICT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应用中,继续将APK推向高峰,在云技术的广泛支持支持下,以及换代极快的移动设备扩容等性能持续升级,为各类移动APP提供以支持,使得互联网应用能发挥其多样化的场景作用。用户紧盯小屏的时间维持较高,即时通信类APP居于头阵,而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网络音频、网络直播等还作为主要的应用类型,使用时长占比极大。
2、新技术媒介与用户价值
社交媒介平台成为传媒变革的代表性产物,其赋予了“个人互联网”更具象的存在性,基于“user”所创造的信息流构成了互联网新新时代的独特景象,媒体信息源似乎与个人用户的“第一视角”形成争流,但尚不会发生置换的情况,倒使得信息源流增广,监管层也得以依靠行之有效的包括技术等手段在内保证信息流的多样性与真实性。观之整体传媒层面,本会有所忧心的不良性已不足畏惧,权威性舆论引导可直接发挥效应,这也是在多重的舆情监控措施中实现的。
“user”价值度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逐渐拔高,短视频、移动直播平台数年内发展得特别迅猛,个人化的讯息展示促使用户更大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为不再是专业生产者的精英化、精细化内容生产模式,可能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偏见或观念碰撞。
现阶段,实际上云减技术正走向亲民化,主要为附和用户自由创作的需求,云剪辑类小型应用越来成熟,且“傻瓜式”操作易上手使得个人用户也愿意去走一定的“精良化”路线。另外,UGC/PUGC模式造就了新媒体运营型的内容生产团队林林总总的出现,各方也努力在建立私域流量+公域流量相结合的营销通道,使得内容价值化提升,“user”内容变现机会增加,进一步会反哺对高价值、专业化内容的制作效率及比重。
随着短视频的受关照度逐年提升,CDN、云计算等技术赋能之下,过去一年间视听领域已悄然生变。一方面,短视频平台放开了限制,允许中长视频“入驻”,甚至启动相应独播付费模式,此外还同步迈向了直播领域;另一方面,长视频平台也在发力短视频业务,欲图借助Vlog短视频产品加紧迈向综合型视频平台。
二、异变之年:流媒体的全面战争
流媒体起兴的数年间,其发展势头在国内外都处于特别凶猛的状况,以Netflix为代表的巨头平台不断在占领广泛的国外市场,且壮大的势头始终处于跨越式的。
1、突然消失的窗口期
在2013年,Netflix联合CEO萨兰多斯(Ted Sarandos)曾对媒体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赶在HBO变成我们之前,抢先变成HBO。”HBO是特为出名的付费电视有线电视网络平台,因此萨兰多斯的观点常被引申为:Netflix欲图取代整个有线电视产业。2020年间,Netflix在运营中又选择了提高付费价格,如该年10月将多项付费包均提高了1美元,即使可能面临用户退订也并不在乎,甚至还放出了预期几年内均有可能继续调高价格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