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货币互换——互换合约双方同意在约定期限内按相同或不同的利息计算方式分期向对方支付由不同币种的等值本金额确定的利息,并在期初和期末交换本金。
50.并购投资——专门进行企业并购的基金,即投资者为了满足已设立的企业达到重组或所有权转变目的而存在的资金需求的投资。并购投资的主要对象是成熟且具有稳定现金流并且呈现出稳定增长趋势的企业,通过控股来确立企业市场地位、提升其内在价值,到最后,通过各种渠道退出并取得收益。
51.不动产——土地以及建筑物等土地定着物,相对动产而言,强调财产和权利载体在地理位置上的相对固定性。房地产是不动产中的主要类别国内习惯上不区分不动产和房地产,两者常常互换使用。
52.大宗商品——具有实体,可进入流通领域,但并非在零售环节进行销售,具有商品属性,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资商品。
53.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把多种证券的投资组合看作是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和度量,然后把投资组合的风险分解为两部分一一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投资者可以通过持有多种类型的证券以达到分散非系统风险,从而进一步降低整个组合的风险。
54.方差和标准差——估计资产实际收益率与期望收益率之间可能偏离程度的测度方法。
55.可行集——又称机会集。代表市场上可以投资所形成的所有组合。所有可能的组合都位于可行集的内部或边界上。
56.无差异曲线——在期望收益-标准差平面上由相同给定效用水平的所有点组成的曲线。
57.最优组合——使投资者效用最大化的,无差异曲线和有效前沿相切的点所代表的投资组合。
58.资本市场线——从纵轴上无风险利率点Rf处向上延伸,与原马科维茨有效前沿曲线相切于点M,这条直线上包含了所有风险资产投资组合M 与无风险资产的组合。
59.弱有效市场——证券价格能够充分反映价格历史序列中包含的所有信息的市场,如证券的价格、交易量等。
60.半强有效市场——证券价格不仅已经反映了历史价格信息,而且反映了当前所有与公司证券有关的公开有效信息的市场,如盈利预测、红利发放、股票分拆、公司并购等各种公告信息。
61.强有效市场——与证券有关的所有信息,包括公开发布的信息和未公开发布的内部信息的市场,都已经充分、及时地反映到了证券价格中。
62.被动投资——试图复制某一业绩基准,通常是指数的收益和风险。投资经理不会尝试利用基本面分析找出被低估或高估的股票;也不会试图利用技术分析或者数量方法预测市场的总体走势,并根据市场走势相应地调整股票组合。
63.指数跟踪——也称指数复制,是用指数成分证券(根据复制需要可包括少量具有类似性质的非成分证券)创建一个与日标指数相比差异尽可能小的证券组合的过程。
64.报价驱动——也被称为做市商制度。做市商通常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证券投资法人承担,买卖双方均直接与做市商交易,买卖价格则由做市商报出。
65.指令驱动——买方下达购买指令,包括购买数量和相应价格,卖方下达包含同样内容的卖出指令,满足成交条件的即可成功交易。在指令驱动市场上,指令是交易的核心,交易者向自己的经纪人下达不同的交易指令,经纪人将这些交易指令汇聚到交易系统,交易系统会根据已经设定好的交易规则撮合交易指令,直至完成交易。
66.价格优先原则——较高的买入价格优于较低的买入价格,而较低的卖出价格优于较高的卖出价格。
67.执行缺口——采用投资决策时的证券市场价格建仓的模拟投资组合(理想组合)与采用实盘交易建仓的真实投资组合之间的收益率之差,其本质就是交易成本。
68.算法交易——遵循数量规则、用户指定的基准和约束条件,使用计算机来确定订单最佳的执行路径、执行时间、执行价格以及执行数量的一种交易方法。
69.政策风险——因宏观政策的变化导致的对基金收益的影响。宏观政策,包括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等,都会对金融市场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基金的收益水平。
70.购买力风险——作为基金利润主要分配形式的现金,可能由于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购买力下降,降低基金实际收益,使投资者收益率降低的风险,又称为通货膨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