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液化天然气项目进入内罐安装阶段
记者从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政府获悉,目前,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重点工程——曹妃甸区LNG(液化天然气)项目第一阶段工程建设的四个单体储能20万立方米储罐进入外墙标准层的第四层墙体施工,同时专业施工单位已入场进行内罐安装、穹顶制作。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253.9亿元,设计年接卸能力1200万吨。记者 杨世尧 摄
随着国家对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大力支持,氢能源成为各地产业布局的新亮点。近日,天津举办氢能产业撮合对接会,企业纷纷表达投资扩产意向。记者了解到,天津市氢能产业链雏形已基本形成,业内普遍看好氢能产业发展前景,致力于在津打造氢能产业聚集区。
政策加码氢能产业
氢能作为“零”碳排放能源,近年来引起全球很多国家的重视。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省市开始出台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的相关政策,制订氢能发展规划、开展加氢站建设及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
2020年1月,天津市印发《天津市氢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旨在打造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高地,一批氢能项目先后在天津港保税区、东丽区等重点区域落地生根。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孙建国介绍,天津具有丰富的氢能产业资源,具备丰富的工业副产氢资源,氢气储-运-充、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客车、燃料电池汽车检测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均已开始布局,产业链雏形已基本形成。
作为天津市氢能产业重点聚集区域,天津港保税区正在以氢燃料电池研发和整车集成为核心,加快产业链布局,形成配套齐全的氢能产业集群。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朱玉兵表示,为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天津港保税区制定了氢能产业专项扶持政策,重点从项目引进、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示范应用推广、鼓励创新研发、设立产业基金、提升产业氛围、组织产业联盟等方面全方位支持氢能产业发展。
据介绍,预计到2022年,天津港保税区将建成加氢母站1座、加氢站6座,运营各类氢能燃料电池车辆不少于800辆,初步建成包括资源生产、智能制造、创新研发、示范展示、综合配套五大区域的天津氢能产业示范园。
在示范应用方面,天津港保税区以氢燃料电池叉车为重点,自2020年起5年内,通过氢燃料电池叉车购置和租赁补贴,鼓励区内企业逐步替换更新现有叉车,着力打造氢燃料电池叉车应用场景,并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应用,与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优势企业建立广泛联系。
重点企业发力布局
在“天津市氢能产业撮合对接会”上,不少氢能源相关企业表示有意在天津投资。中国石化综合能源站项目,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氢燃料电池叉车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国家电投集团、渤化集团加氢母站项目和天津新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氢燃料电池系统项目等一批项目纷纷签约落户。
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参与氢能产业发展的重点企业之一。该公司总工程师邹泽民介绍,渤化集团氢气来源丰富,氢气纯度可达99%以上,2019年产氢气21.8万吨。随着“两化搬迁”乙烷裂解、丙烷脱氢二期等项目实施,未来年产氢气可达43万吨。除企业工艺自用外,目前可调用氢资源约5.6万吨,可满足50多万辆乘用小客车每年跑1万公里。下一步,将在全力保障氢能产业用氢的基础上,整合科技资源,推动氢能技术落地实施。
氢能产业也是国家电投集团的重要布局方向。国家电投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兵介绍,国家电投集团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氢能作为未来重要能源形式之一,是国家电投的重要布局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气源产输:以渤化集团副产氢为抓手,与渤化集团形成战略联盟;以合资公司模式锁定气源,参与加氢母站及区域加氢站的投资建设与运营,拓展天津市氢气输配及加氢市场。
——场景应用:以物流叉车、港口码头物流车、公交运输班线和分布式热电联产为主方向,以天津港保税区为起步区开展应用场景示范;创新商务模式,构建四个产业场景的盈利模式,拓展应用市场。
——产业投资:以氢能产业链为主线,针对产业链上具备良好应用市场的技术、产品通过股权投资、并购或全投资的模式进行孵化、推广、应用;结合保税区应用场景示范需求,探索开展氢燃料电池配套设备如控制系统、检测系统、加氢设备等领域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