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 考呗网 > 演出经纪人资格考试 > 考试题库 >

心理咨询师(三级、二级)问答题汇总

蚂蚁考呗网     [ 2016-09-28 ]   点击次数:
心理咨询师三级简答题汇总:

1、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P4
答:应依据以下参照点: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5)会谈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
 
2、采集求助者病史和个人资料的桑德伯格提纲。P9
答:(1)身份资料。
   (2)来就诊的原因和对治疗服务的期望。
   (3)现在及近期的状况。
   (4)对家庭的看法。
   (5)早年回忆。
   (6)出生和成长。
   (7)健康及身体状况。
   (8)教育及培训。
   (9)工作记录。
(10)娱乐。
   (11)性欲的发展。
   (12)婚姻及家庭资料。
   (13)社会基础。
   (14)自我描述。
   (15)生活的转折点和选择。
   (16)对未来的看法。
   (17)求助者附加的任何材料。
 
3、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P11
答:(1)造成依赖。
   (2)责任转移。
   (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
   (5)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
   (6)提问过多可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
 
4、错误提问的性质种类。P12
答:(1)“为什么……”的问题。(2)多重选择性问题。(3)多重问题。
   (4)修饰性反问。(5)责备性问题。(6)解释性问题。
 
5、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P12
答:(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
   (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
   (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
   (4)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
   (5)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
   (6)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
   (7)会谈法的有效性。
 
6、使用心理测验的程序及注意事项。P13
答:程序:
(1)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同意。
   (2)依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
   (3)测量结果如果与临床观察、会谈法的结论相左,不可轻信任何一方。必须重新进行会谈,而后再进行测评。
注意事项:
(1)不得乱用心理测验。
   (2)不得使用“地毯式轰炸”方式实施心理测验。
 
7、摄入性会谈应注意哪些内容。P13
答:(1)态度必须保持中性。
   (2)提问中避免失误。
   (3)咨询人员在摄入性会谈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
   (5)在摄入性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语,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
 
8、乱用心理测验的形式有几种?P14
答:(1)目的不明确、依据不充分地随意使用。
   (2)单纯依赖心理测验结果,不对照临床表现,片面给出诊断和制定措施。
   (3)未查明某种心理测验自身可靠性以及常模的时限便使用。
   (4)在诊断目的以外使用心理测验。
   (5)不按心理测验的程序要求和操作规定实施心理测验。
   (6)超出某种心理测验自身功能,主观地对数据和结果进行解释。
   (7)使用盗版软件实施心理测验。
   (8)将直接翻译而未经修订的测验工具用于临床。
 
9、如果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量表?P14
答:(1)选择测评量表,应有指向性。(如求助者有明显焦虑情绪,可选用与情绪有关的量表。)
   (2)为了确定非情景性症状的性质,应启用人格问卷,以便探索症状的人格因素。
   (3)为寻找早期原因,可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如SCL-90)。
   (4)为排除疾病而使用量表。(怀疑有精神疾病,可用MMPI;觉得智力有问题,可用智力量表;怀疑是神经系统疾病时,可选用神经心理学测评手段。)
 
 
10、临床资料整理归纳包括哪些方面。P15
答:(一)一般资料:
(1)求助者的人口学资料。
   (2)求助者生活状况。
   (3)婚姻家庭。
   (4)工作记录。
   (5)社会交往。
   (6)娱乐活动。
   (7)自我描述。
   (8)求助者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
   (二)个人成长史资料:
(1)婴幼儿期。
   (2)童年生活。
   (3)少年期生活。
   (4)青年期。
   (5)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
   (三)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
(1)精神状态。
   (2)身体状态。
   (3)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
 
11、确定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关键点的原则。P24
答:(1)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
   (2)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式,但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
 
12、正确的五种咨询态度是什么?P53
答: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
 
13、如何做到恰当地表达尊重?P54
答:(1)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
   (2)尊重意味着一视同仁。
   (3)尊重意味着以礼相待。
   (4)尊重意味着信任对方。
   (5)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
   (6)尊重应以真诚为基础。
 
14、热情体现在哪几个方面?P56
答:(1)求助者初次来访时恰当询问,表达关切。
   (2)注意倾听求助者的叙述。
   (3)咨询时耐心,认真,不厌其烦。
   (4)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受到温暖。
 
15、表达真诚时需注意什么?P58
答:(1)真诚不等于说实话。
   (2)真诚不是自我发泄。
   (3)真诚应实事求是。
   (4)真诚应适度。
 
16、使用共情时应注意什么?P60
答:(1)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
   (2)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
   (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
   (4)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6)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17、使用积极关注时应注意什么?P62
答:(1)避免盲目乐观。 (2)反对过分消极。 (3)立足实事求是。
 
18、在深入了解求助者时使用的思路是什么?P65
答:(1)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2)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
   (3)通过对求助者言行的反应,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
   (4)深入探讨求助者的深层原因。
 
19、有效咨询目标的几个要素。P68
答:(1)具体。
   (2)可行。
   (3)积极。
   (4)双方可以接受。
   (5)属于心理学性质。
   (6)可以评估。
   (7)多层次统一。
 
20、咨询师对咨询目标的错误观念有哪些?P70
答:(1)持完全中立的态度,不带有任何自己的价值观。
   (2)给求助者灌输、传授一些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
   (3)把求助者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
   (4)把求助者能否适应环境作为咨询目标。
 
 
21、咨询方案的内容。P74
答:(1)咨询目标。
   (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
   (3)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4)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5)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
   (6)咨询的费用。
 
22、咨询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主要包括什么?P74
答:求助者的:
    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师的:
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23、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P76
答:(1)急于下结论。
   (2)轻视求助者的问题。
   (3)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
   (4)作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
   (5)不适当地运用咨询技巧。
 
24、内容表达与内容反应的区别。P81
答:内容表达是咨询师表达自己的意思,而内容反应是咨询师反映求助者的叙述。虽然内容反应中也含有咨询师所施加的影响,但比起内容表达来,则要显得隐蔽、间接、薄弱得多。
 
25、使用面质技术的注意事项。P88
答:(1)要有事实根据。
   (2)避免个人发泄。
   (3)避免无情攻击。
   (4)要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基础。
   (5)可用尝试性面质。
 
26、阻抗的表现形式。P99
答:(1)讲话程度上的阻抗。(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
   (3)讲话方式上的阻抗。(4)咨询关系上的阻抗。
 
27、产生阻抗的原因。P101
答:(1)阻力来自成长中的痛苦。
   (2)阻力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
   (3)阻力来自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
 
28、如何应对阻抗?P104
答:(1)解除戒备心理。
   (2)正确地进行诊断和分析。
   (3)以诚恳帮助对方的态度对待阻力。
 
29、求助者沉默的类型有哪些?P106
答:怀疑型、茫然型、情绪型、思考型、内向型、反抗型。
 
30、多话时有关求助者的几种原因。P108
答:宣泄型、倾吐型、癔症型、表现型、表白型、掩饰型、外向型。
 
31、阳性强化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P111
答:基本原理:
行为主义理论认定行为是后天习得,并且认为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在被它的结果所强化。所以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如果要消除某种行为,就得设法给予惩罚。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这种方法就叫做阳性强化法。
操作步骤:
(1)明确治疗的靶目标。
   (2)监控靶行为。
   (3)设计新的行为结果。
   (4)实施强化。
 
32、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P122
答: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它是埃利斯关于非理性思维导致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主要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
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33、合理情绪疗法帮助个体达到哪几个目标。P125
答:(1)自我关怀。
   (2)自我指导。
   (3)宽容。
   (4)接受不确定性。
   (5)变通性。
   (6)参与。
   (7)敢于尝试。
   (8)自我接受。
 
34、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和方法(维度)。P133
答: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
(1)在开始1次或几次咨询后进行评估。
(2)在咨询结束前评估。
(3)在咨询后追踪复查时的评估。
咨询效果评估的方法:
(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
    (2)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
(3)求助者周围人士特别是家人、朋友和同事对求助者症状改善状况的评定。
    (4)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
    (5)咨询师的评定。
 
35、心理咨询个案包括哪些内容?P138
答:(1)一般背景资料。
   (2)来访原因。
   (3)现主要症状。
   (4)家庭关系、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经历和社会支持体系。
   (5)个人的情绪、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自我认识评价及常用的应对方式。
   (6)既往病史、家族病史。
   (7)心理测试结果。
   (8)咨询师的一般印象。
   (9)诊断与评价意见。
(10)处理意见与咨询方案。
   (11)咨询各阶段及效果分析。
 
36、适宜的求助者应具备的条件。P143
答:(1)智力正常。
   (2)年龄适宜。
   (3)内容适合。
   (4)人格正常。
   (5)动机正确。
   (6)信任度高。
   (7)行动自觉。
   (8)匹配性好。

评论责编::admin
广告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