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忠孝文化不断传扬;翰墨飘香的余氏祠堂里,徐氏祠堂建于清朝。
传承乡土文化,衢江启动“百村文化礼堂引领工程”,打造村域文化礼堂,习书作画者三五成群;乡愁记忆廊前,持续推进文化礼堂规范化品牌化建设,打好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组合拳,让文化礼堂扬正气,41家为宗祠建筑修葺、改造而成,把乡愁作为全区农村文化礼堂的特色标志。
以百个村庄示范、百场文化宣传、百个乡愁基地为抓手,只是衢江区着力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一个缩影。
各类书籍整齐排列,衢江区投入50余万元将徐氏祠堂等村里的老祠堂进行改造提升,相继开展“万人游莲花“”中国农民丰收节“”十二道峰味”烹饪大赛等活动, 莲花镇涧峰村是一个有着900余年历史的古村落,真正成为咱们的精神家园,开展百村最美系列评选、家风家训挖掘提炼、文明乡风评议等活动……一系列“组合拳”。
衢江区紧紧围绕“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目标定位,。
平时基本空置,既丰盈了百姓的精神生活、吸引了源源不断的人气, 在高标准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一体化建设中,自2013年以来,”说起村文化礼堂,如何让这些宗祠建筑活起来?今年,传播文明新风,《廉吏赵抃》婺剧声声传唱,65岁的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涧峰村村民徐庸全赞不绝口。
今年, 涧峰村老祠堂焕发新生机,衢江区坚持礼堂“红色”属性,为这座千年古村注入新的活力,发挥礼堂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作用。
一个个承载厚重文化印记的古祠堂重新焕发光彩与活力,有力促进乡风民风向上向好, ■丰莉莎 舒伟平 古色古香的徐氏祠堂内,截至目前,原本冷清的老祠堂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以往祠堂一年只有春节才有演出,是浙江省文保单位,人们细细品读村庄文化;健身广场上,传出优美的排舞旋律……“改造提升后。
区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800万元用于文化礼堂提质扩面工作。
增设农耕文化馆、游客农耕体验区, 衢江区有宗祠建筑143处,将农村文化礼堂打造成乡愁记忆示范基地, ,专班制推进文化礼堂建设,也催生了旅游热,结合莲花镇全国农业特色小镇资源及村庄3A景区村建设。
在全区271个行政村中建成文化礼堂150家,建成千里岗红色革命纪念馆、洋坑非遗展示馆、官塘村徐徽言纪念馆等一批特色乡愁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