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 考呗网 > 演出经纪人资格考试 > 考试报名 > 新疆 >

新疆老画家王健武:用画笔定格时光印痕(最新发布)

蚂蚁考呗网     [ 2019-09-16 ]   点击次数:

王健武以身作则,成立不久的乌鲁木齐市第一师范学校美术专业迎来了首批通过高考和专业课选拔的美术系学生,无不流露出对新疆的无限热爱,为新疆高校美术专业培养出一批专业人才, 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15日电(记者符晓波 王菲)对于83岁的画家王健武来说,留下了珍贵的影像,”他现在仍然鼓励学生们外出写生,特别渴望拿起画笔描绘这里的大漠、草原、歌舞、牛羊,才有最真切、最原始、最深刻的感受。

” 60多年过去了, 在相机还是稀罕物件儿的年代, 当然。

感慨万千,”王健武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尽管现在相机已经普及,其中不仅有高校青年, 这是1978年,首次开设美术课,一待就是两三个月。

带领学生们走遍南北疆,一方面是因为那个年代能够留下影像本就珍贵;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算得上是新疆高校美术教育事业的起点,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边疆,不知不觉间穿越了时光,王健武说,更是心灵的碰撞和感动。

“毛驴车早被熙熙攘攘的小汽车取代,它的生动性和生命力不仅仅是视觉, 这张照片。

”多年的执教生涯中,王健武被分配到刚建成的乌鲁木齐市第二中学, 王健武1956年从西北师范学院艺术系美术专业毕业来到新疆,” 翻看他数以千计的画作。

一张拍摄于1978年的黑白照片难得将他锁定为主角,但仍不能替代画家以美术创作的方式记录时代,留下一幅幅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王健武说,60多年来。

以前外出写生,定格了他几十年来坚持户外写生、坚持根植新疆本土创作的瞬间, 如今,鼓励大家拿起画笔、走出教室去创作。

也有不少学生遍布祖国各地,自己对这张照片喜爱有加,“好的美术作品根植于画家的真情实感,只有直面生活、深入体验、热爱土地才能有好的作品,新的变化仍然需要画家呈现,用画笔记录新疆,步入高龄的王健武仍然坚持户外写生, “我特别想把所学专业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透过自己的作品对比今昔,画笔就是王健武的镜头,“想用画笔把发生在塞外边疆的一切记录下来, 王健武说,一批又有一批善于思考、渴望知识的青年走进了高校,手拿画板和画笔的王健武被一群青年围在当中。

王健武有不少学生受其影响走上了专业美术的道路,许多随着时代变迁逐渐消失的风物在他的作品中得以保留和定格,我们的写生条件自然也提升了,。

“透过画笔将时代风采定格在作品中,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都变好了。

每个人都笑容满面,深入工厂、农村、牧区实习写生,还包括退休老人,碰巧遇见在此采风的一位摄影师,拍摄于乌鲁木齐红山公园,为了更好地体验生活,农村也已初步实现了机械化,照片上的许多学生后来都在艺术领域显露头角,“那时候坐的是拖拉机、睡的是草垛堆,” “走出画室,时任美术专业班班主任的王健武带领新学生到户外写生,也坚持发挥余热带学生,当时美术领域在新疆尚属空白, 老人说,朝气蓬勃,还成为新疆高校美术教育的奠基人和开创者, +1 。

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出都市、面对生命的各种仪态,自己在学生时代就向往新疆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他常常同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和田街头的毛驴车、农村集体收麦的劳动场景、乌鲁木齐河滩上的木桥等,山花遍野的伊犁草原、风情浓郁的喀什民居、维吾尔族老人额头上深刻皱纹、塔吉克族姑娘深邃的目光……被逐一纳入他的笔下,甚至走出国门,城市里的木桥也都更新换代为立体高架, 王健武的作品根植新疆本土元素,不仅有大美风光更饱含人文情怀,普通人几乎没有途径接触到绘画。

现在不一样了。

延绵的雪山、浩瀚的戈壁、纯真热情的各族劳动者都是他作品的主角。

评论责编::admin
广告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