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

简答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这是孙东林和哥哥孙水林的共同准则。1989年,孙东林与哥哥孙水林一同组建起建筑队伍,开始在北京、河南等地承接建筑工程和装饰工程。此后的20年中,无论遇到什么状况,孙东林从未拖欠过工人的工资。有时工程款不能及时拿到,他四处借钱,也要坚持将工资按时发放。他说,“诚信,是为人之道,也是立足之本。”
2010年2月9日,在天津承包建筑工程的孙水林,为抢在春节前赶回武汉给先期返乡的农民工发放工资,不顾路途遥远、天气恶劣,连夜赶路千里送薪。不料,2月10日凌晨遭遇车祸,一家五口不幸遇难。得知噩耗,孙东林悲痛不已。为了替哥哥完成遗愿,他带上哥哥车上的26万元钱,连续驱车15小时,返乡代兄为农民工发放工资。两天未合眼的孙东林流着眼泪赶回家中,和老人商议决定,先替哥哥完成遗愿,年前发完工钱再办丧事。他自己垫上6万以后,还差1万多元。这个时候,他们的老母亲拿着1万块现金交到儿子手上。这可是老人家的养老钱呀!
随后,孙家立即让工友互相通知上门领钱。发工钱的时候,孙东林和工友们找不到账单,都是凭着一本“良心账”,工友们说多少,孙东林就给多少。腊月二十九晚上,33.6万元工钱全部发完,竞与哥哥遇难前哥俩说过的数额相差无几。69名拿着工钱的工友对孙东林说“明年我们跟你接着干”。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1年8月7日)
(1)基于“信义兄弟”这个事例,怎样理解诚信及其道德力量?(6分)
(2)在法律关系中,为什么也要坚守诚信?(4分)

参考答案:暂无进入在线模考
(1)诚信在道德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道德的根本,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也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2分)“信义兄弟”这件事,感动人们的是孙家和工友共同表现出来的诚信为本的美德。哥哥视诚信为生命,弟弟生死接力,母亲信义为先,工友真诚相待,体现的都是.&-'ff1以信为本的优良品德。这一信义之举体现了诚信美德的凝聚力和影响力。(4分)
(2)诚实信用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市场经济是讲究信用的经济,市场经济越发达,对诚实守信的要求就越高。(2分)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民事主体必须信守合同,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孙家虽然惨遭不幸,仍然切实履行了按时发放工钱的承诺,这正是法律精神的体现。(2分)【解析】“信义兄弟”孙东林、孙水林的事迹在2010年曾经感动了无数的人。这道题以此为材料考查诚信问题,应当讲是很有意义的。材料在介绍了“信义兄弟”的事迹后,提了两个问题。
第一问:怎样理解诚信及其道德力量?这就要抓住两点:首先要回答怎样理解诚信。诚信包括诚实和守信,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其次,要回答诚信的道德力量。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从理论上说,诚信在道德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道德的根本,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对个人、单位、社会、国家都十分重要。它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个体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提问中要求结合“信义兄弟”这个事例回答诚信的道德力量,这就要认真阅读材料,注意从中寻找有用的信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以孙东林、孙水林兄弟以及他们的母亲为一方,以工友们为另一方,大家都讲诚信,都体现了以信为本的优良品德,使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这体现了诚信美德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第二问:在法律关系中,为什么也要坚守诚信?这一问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也要从两个方面作答。首先,要从民法的基本原则的角度回答。诚实信用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也是德治经济,是讲究信用的经济,信用在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市场经济越发达,对诚实守信要求就越高。其次,要从民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角度回答。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民事主体必须信守合同,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除去依法遵守合同约定外,也须坚守信用原则。孙家虽然惨遭不幸,仍履行了按时发放工钱的承诺,这是法律精神的要求和体现。只有把这些知识点都写上,才算圆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本题的难度系数为0.596。【名帅点拔】从2010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正式作为考研政治的考试科目以来,这门课分析题的命题可以用“中规中矩”四个字来形容。对于一门刚刚列入考试大纲的科目来说,这样命题无疑是很正确的。但是,也要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门课命题的难度是在“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的,这也是很必要的。只要把2012年的第37题与2010年的第37题对照一下,就不难看出,虽然这两年的题目都涉及道德与法律的作用的考点,但2012年的题目考的法律,已经涉及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中民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了。这与2010年的从文明出行来考查维护社会秩序需要道德和法律两种手段,构建文明的公共生活秩序,需要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要深入很多了。我们在应对这门课程的考试时,要注意到这门课命题难度在加大这一动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纽约曼哈顿的时报广场,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12”。在胡锦涛主席2011年访美前夕,从1月17日起,一抹亮丽的“中国红”在这里明艳绽放——首部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在时报广场的大屏幕上持续滚动播放,路人纷纷驻足观看。
在这段时长60秒的宣传片中,不仅有袁隆平、杨利伟、姚明等各领域杰出代表,还有“轮椅天使”金晶、“抗震小英雄”林浩、“一辈子在献血”的郭明义等感动中国的普通百姓。他们都面带微笑,神色自信,于静默之间传递着中国的声音。
历史翻回到1904年5月的一天,在一家银行的外墙,贴出了时报广场上的第一张广告。100多年来,这里广告的每一次变幻刷新,都展示着时代的表情。可是在这当中,鲜有中国人的面孔和身影。百年沧桑,终以微笑定格。来到“世界的十字路口”,中国人自信、平和、友好。
摘编自人民网(2011年1月20日)
材料2
作为《人物篇》的姐妹篇,一部时长17分钟的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自2011年2月3日起将陆续在亚洲、欧美等地的多家电视台播出。《角度篇》分为“开放而有自信”“发展而能共享”等8个部分,向世界展现了一个更丰富、多元的中国,其中70%以上的画面呈现的都是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它没有回避中国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农民工及其家属的生存现状在片中多次出现。这部国家形象片看似一些“视觉碎片”,但能够让世人从中读出一个比较真实、鲜活的当代中国。
摘编自新华网(2011年2月2日)
材料3
从2009年“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广告片,到2011年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如此集中地向西方展示中国国家形象还是第一次。有评论认为,这几部短片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精神风貌,每个人的笑容都那么阳光,让人油然而生到中国看看的愿望;还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国际形象公关”的又一次主动出击,愈趋自信的中国主动向世界展示自己,中国开始步入“国家公关时代”;也有报道说,中国的宣传片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之前的“盛大派对”,展示了中国的软实力。
摘编自人民网(2011年1月20日)
(1)分析“中国开始步入‘国家公关时代”’的原因。,(4分)
(2)国家形象宣传对提升中国软实力有何作用?(4分)

最新试题

当前,我国人权法治保障还存在不少短板。要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健全人权法治保障机制,实现尊重和保障人权在立法、执法、司法、守

类型:单选题2023-09-22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从在华外国留学生到来华外国人员,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

类型:单选题2023-09-22

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做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毛泽东强调:“关

类型:单选题2023-09-22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

类型:单选题2023-09-22

19世纪60年代,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

类型:单选题2023-09-22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实践中,“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对比非常鲜明。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

类型:单选题2023-09-22

中国共产党主张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

类型:多选题2023-09-22

抗日战争期间,为促使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合作抗日,中共中央不断调整政策,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特别是力

类型:单选题2023-09-21

2022年6月16日,和若铁路正式通车运营,引发社会关注。这是一条典型的沙漠铁路,地处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类型:单选题2023-09-21

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是先知先觉的圣人,他们从小面对的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现实世界,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下,也曾接受过那个

类型:单选题2023-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