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即将来临,在最后一个月的冲刺阶段,如果备考才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近日,生活报联合哈三中高三超强名师团队,给出高三考生高考前一个月的数语外、理化生史地政九大学科备考锦嚢,最大限度提升成绩。以下是政治学科指导。
指导名师:哈三中高三年级备课组长金美燕
哈三中政治学科高级教师,教育硕士, 哈三中学术委员会委员
图为金美燕老师本人
在这最后的冲刺阶段,考生在政治学科的复习上应该以求最大化达到或接近高考目标分数。实施“最后复习策略”:熟读四本书、研究三类题、“解析”两种人、掌握一个纲。
熟读四本书
时至如今,考生对于高考四个模块的知识都背记不止一遍了,但是很多学生是按着提纲来进行背记的,这种忽略教材的做法是很危险的。提纲中重点知识突出,但低频考点涉及不足,容易导致考生偏重高频知识而忽略知识体系的完整均衡,因而做不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所以建议广大考生从倒计时起每天“看”一个单元,主次知识无一遗漏、消灭盲区,如此高考前还可以“看”两遍书!
研究三类题
第一是三年真题。此时的考生应该已经在老师指导下按考点、按单元对真题进行过训练了,但还是要认真做真题套练,套练时最好限定在全国卷,研究答案语言的逻辑构成,养成做题感觉。尤其在政治主观题方面,学困生则往往找不准答题的落脚点,出现混淆主体、漏答问题、弄错知识范围或问题类型等审题不清的现象,答案口语化、没有结合材料分析、原理材料两张皮、表述缺乏条理甚至空白等不规范的现象。这就更应该认真研究高考真题国标答案的内在逻辑,归纳出基本题型以及基本答题思路。也可以紧密结合时政材料或生活中的常见热点为素材,确立设问策略,训练考生结合所学知识,有逻辑地描述和阐释事物、组织答案。
第二是模拟题。模拟题的优点在于材料背景新,符合今年高考的时空要求,可以通过做题让考生熟悉时政热点。通过考试还可以训练技巧、磨炼心态、暴露不足、积攒经验。要分类整理答题情况,如主要失分点,答题时在知识、能力、技巧方面的不足,哪些试题的出错率较高,哪些试题的出错率较低,等等。分析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之,以做过的模拟题为载体,列出明细知识点,来强化重点知识,补充遗漏知识,见识不同的题型及不同的设问技巧是事半功倍的好办法。
第三是翻错题。将曾经的考试试卷进行整理,每周设立一个“错题日”,专门看曾出现过的失误,找出知识漏洞、思维方式的偏差、答题规范上存在的问题等,抓紧时间弥补,争取在高考中避免类似错误,这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考生一定要重视。
“解析”两种人
第一种人是“命题人”,我们不识其人只能观其文,那就是研究他出过的高考真题。了解他的好恶,看看他考了哪部分、从没考过哪部分、研究他喜欢的设问方式等等。建议考生通过认真做真题,对有可能出现在高考试卷中的一些绕弯的问法和意外的答案有所准备,而不至在考场上手足无措。
另一种人是“阅卷人”,我们不识其人只能凭此卷了,这就对考生的书写、文采提出要求。第一是字迹清晰、关键词集中(不能分在两行),书写要层次化、术语化、规范化。切忌白话、错字,涂改、出框。第二是理论呈现准确完整、材料结合紧密贴切。
掌握一个纲
考生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复习考纲,不能只是由老师“说考纲”,考生应该动脑、动笔,拉知识清单,对每一个考点尤其是变化的考点进行拆分充实、重新梳理知识网络,进行基础知识的自我考问和巩固,严守高考最牢固的基础防线。
记者:吕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