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原子弹爆炸
10.属于核爆炸的是( )。
A.液化气钢瓶爆炸
B.炸药爆炸
C.粉尘爆炸
D.原子弹爆炸
1.【精析】B。本题考查的是危险品的定义。危险品是指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故本题答案为B。
2.【精析】B。本题考查的是易燃固体的分类。根据燃点的高低,燃烧物质可分为易燃固体和可燃固体,燃点高于300℃的称为可燃固体,如农副产品及其制品(也称易燃货物)。燃点低于300℃的为易燃固体,如大部分化工原料及其制品,但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属可燃固体。故本题答案为B。
3.【精析】B。本题考查的是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是指闭杯试验闪点<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混合物的液体。故本题答案为B。
4.【精析】A。本题考查的是易燃固体的分级。为了不同的需要,易燃固体按其燃点的高低、燃烧速度的快慢、放出气体的毒害性的大小通常分成二级。故本题答案为A。
5.【精析】C。本题考查的是易燃固体的分类。燃点低于300℃的为易燃固体,如大部分化工原料及其制品,但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属可燃固体。燃点在300℃以下的天然纤维(如棉、麻纸张、谷草等)属于丙类易燃固体。故本题答案为C。
6.【精析】C。本题考查的是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易燃液体也有受热膨胀性,储存于密闭容器中的易燃液体受热后,本身体积膨胀的同时蒸气压力增加。故本题答案为C。
7.【精析】A。本题考查的是易燃液体的分类。实际应用中,通常将闪点<28℃的液体归为甲类火险物质,将闪点≥28℃且<60℃的液体归为乙类火险物质,将闪点≥60℃的液体归为丙类火险物质。故本题答案为A。
8.A【解析】物理爆炸:前后物质的化学成分均不改变。如蒸汽锅炉因水快速气化,容器压力急剧增加,压力超过设备所能承受的强度而发生的爆炸;压缩气体或液化气钢瓶、油桶受热爆炸等。实务教材P20